引言
大二利用ASM算法做完项目后,一直没有进行总结。时至今日读了ASM原始论文,以及多篇ASM算法介绍的博客,做以下总结。
ASM(active shape model)大多地方译作 :主动(主观)形状模型,我个人认为如果译作:动态形状模型 更为合适,原始论文指出ASM是形状可变的图像结构模型。(new methods of building and using flexible models of image structures shose shape can very)。
简介
ASM的基础是:图像的结构能够被一系列的点来表示。可以是表示边缘的点、内部结构的点甚至是外部的点。这意味着ASM可以用来提取物体的特征点、可以做为表示物体特征的一种形式。【这种以点来做物体特征的方法曾用于ChaLearn Lookingat People New2015 competitions 中 年龄预测部分】
以下两种见于博客中对ASM的简介:
ASM是一种基于点分布模型(Point Distribution Model,PDM)的算法。在PDM中,外形相似的物体,例如人脸、人手、心脏、肺部等的几何形状可以通过若干关键特征点(landmarks)的坐标依次串联形成一个形状向量来表示。个人认为这种说法直观上更易于理解。
ASM基于统计学习模型的特征点提取的一种方法。
优势及不足
ASM适用于表示典型的形状和典型的形状改变。目前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算法(1995年提出),有关原理、开源包等资料网上有很多。如果只是简单的用于特征点定位,其表现(定位精度和效率)完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