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冒泡排序:冒泡排序的思想是比较两两相邻的关键字,如果反序则进行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为止。设想一个数组按照升序排列,经过第一轮比较之后最大的数就被放在最后了,因此剩下的比较中就不需要将它再参与进来,第二轮比较中第二大的数据被放在了倒数第二的位置,它的位置也就固定了,也不需要参与剩余的比较。因此我们需要两层循环,外层循环控制比较的轮数,和数组元素的个数有关,内层循环控制需要参与比较的元素个数,和外层循环的轮数有关,当比较的轮数增大时,已经找到位置的元素个数随之增大,那么内层待比较的元素个数随之减小。
---------------------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2936940/article/details/79995874
void BubbleSortUp(int k[], int len) {
int i, j, temp;
for (i = 0; i < len - 1; i++) {
for (j = 0; j < len - 1 - i; j++) {
if (k[j] > k[j + 1]) {
temp = k[j + 1];
k[j + 1] = k[j];
k[j] = temp;
}
}
}
}
2.选择排序:
假设一个数组按照升序排序,那么第一轮选出一个最小的元素放在0的位置,之后这个元素的位置就不需要再动了,第二轮选出剩余元素中最小的一个放在1的位置,如此循环。因此需要两层循环,外层循环控制选择的轮数,和数组长度有关,内层循环负责在剩余元素中寻找最小的一个,找到后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如下图为排序前数组
第一轮发现最小的是元素1,将其放在0的位置
紧接着发现2是剩余元素中最小的一个,再将其放在1的位置
第一轮发现最小的是元素1,将其放在0的位置
紧接着发现2是剩余元素中最小的一个,再将其放在1的位置
void selectsort(int k[],int n){
int min;
for(int i=0;i<n-1;i++){
min=i;
for(int j=i+1;j<n;j++)
if(k[j]>k[min])
min=j;
if(min!=i)
swap(k[min], k[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