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 Android 中相机开发是有两套 API 可以使用的,一个是 Camera,这个适用于 Android 5.0 以下,另外一个是 Camera2,这个适用于 Android 5.0 以上。但是这仅仅是系统的建议,其实开发中由于国内厂商对 Camera2 的支持程度各不相同,即便是 5.0 以上的手机,也可能对 Camera2 支持非常差的情况,我们可能还得降级使用 Camera 来开发。
使用 Camera2 开发会涉及到一些系统方法的调用,我们需要大概了解一下他们的作用。
1.相机的管理主要由以下两个类提供:
CameraManager:相机管理类,可以获取相机个数,以及打开或关闭相机等操作。
CameraCharacteristics:获取相机的配置参数,比如获取相机支持的拍摄分辨率大小、ISO范围、曝光时间等,系统提供了大概78个配置选项。
2.相机的预览和拍摄主要由下面的类管理:
CameraDevice:这个相当于是打开相机后当前摄像头的表示,相机开发后会传入一个CameraDevice,我们可以使用此类来创建与相机的连接。
CameraCaputreSession:由CameraDevice配置好后产生的session,用于处理相机预览或者是拍照等处理,就相当于是已经建立连接了,然后现在通过这个CameraCaptureSession处理与相机进行对话。
CaptureRequest:控制本次获取图像的配置,比如配置图片的ISO,对焦方式和曝光时间等。
CaptureResult:描述拍照完成后的结果。
ImageReader:可以用这个类来做简单的捕获图像处理。
3.展示预览图像可以使用 SurfaceView 或 TextureView:
SurfaceView:界面渲染可以放在单独线程,自身不能支持使用动画。
TextureView:只能在拥有硬件加速层层的Window绘制,性能不如SurfaceView,并且可能丢帧,但是可以做一些动画效果。
两者详细差别分析可以参考:https://groups.google.com/a/chromium.org/forum/#!topic/graphics-dev/Z0yE-PWQXc4
Camera2 开发的整个流程就上面介绍的那样:
- 先请求相机权限
- 使用 CameraManager找到你想要的摄像头,前置或是后置。
- 通过 CameraCharacteristics 获取相机的配置信息,方便之后调整相机的各种参数。
- 通过 CameraManager 打开相机,得到当前的 CameraDevice。
- 通过 CameraDevice 创建本次会话,得到本次会话的 CameraCaptureSession。
- 使用 CaptureRequest 设置获取图片的参数信息,设置到 CameraCaptureSession 中。
- 在 ImageReader 或 CaptureResult 处理得到的图片。
- 关闭相机(不关闭有可能会导致相机资源占用,导致别的相机无法正常打开)
开发之前先来了解一些相机的配置介绍:
AE: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
AF:Auto Focus(自动对焦)。
ISO:International Ori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