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自身的执行模型--事件循环

本文详细解释了Node.js中事件循环的工作原理,包括Tick过程、观察者的角色以及事件分类方式。通过类比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事件循环如何通过观察者机制处理各种事件,如网络请求和文件I/O。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事件循环

在进程启动时,Node便会创建一个类似于while(true)的循环,每执行一次循环体的过程我们称为Tick。每个Tick的过程就是查看是否有事件处理程序,如果有,就取出事件及其相关的回调函数。如果存在关联的回调函数,就执行它们。然后进入下个循环,如果不再有事件处理,就退出进程。正是事件循环使得回调函数十分普遍。

流程图如下:


观察者

在每个Tick的过程中,如何判断是否有事件需要处理呢?这里必须要引入的概念是观察者。

每个事件循环中有一个或多个观察者,而判断是否有事件要处理的过程就是向这些观察者询问是否有要处理的事件。

这个过程就如同饭馆的厨房,厨房一轮一轮地制作菜肴,但是要具体制作哪些菜肴取决于收银台收到的客人的下单。厨房每做完一轮菜肴,就去问收银台的小妹,接下来有没有要做的菜,如果没有的话,就下班打烊了。在这个过程中,收银台的小妹就是观察者,她收到的客人点单就是关联的回调函数。当然,如果饭店经营有方,它可能有多个收银员,就如同事件循环中有多个观察者一样。收到的下单就是一个事件,一个观察者里可能有多个事件。

浏览器采用了类似的机制。事件可能来自用户的点击或者加载某些文件时产生,而这些文件的事件都有对应的观察者。在Node中,事件主要来源于网络请求,文件I/O等,这些事件对应的观察者有文件I/O观察者,网络I/O观察者等。观察者将事件进行了分类。

事件循环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异步I/O、网络请求等则是事件的生产者,源源不断为Node提供不同类型的事件,这些事件被传递到对应的观察者那里,事件循环则从观察者那里取出事件并处理。

在Windows下,这个循环基于IOCP创建,而在*nix下则基于多线程创建。


参考书籍:《深入浅出node.j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