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er通信机制简介

Binder作为Android系统中的核心IPC机制,广泛应用于应用与系统服务的交互。其高效性体现在仅需一次数据拷贝,且支持通信双方的身份校验,增强安全性。通过ServerManager维护的服务表,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进程间的间接交互。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Binder通信机制简介
Binder是Android系统中大量使用的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讯)机制。无论是应用程序对系统服务的请求,还是应用程序自身提供对外服务,都需要使用到Binder。

使用Binder机制的原因:

  1. Binder本身是C/S架构的,这一点更符合Android系统的架构

  2. Binder相比于传统的socket、管道通信更高效,在IPC时,Binder只需要数据拷贝1次,而传统的socket之类的需要2次

  3. Binder支持通信双方进行身份校验,保障了安全性,而传统的进程间通信对于通信双方的身份没有进行严格的验证

Binder通信机制:
Binder通信机制简图
Server Manager在其内部维护一张表

① 服务端进程向Server Manager注册信息

② 客户端进程向Server Manager取得信息

③ 客户端进程根据得到的信息与服务端进程建立进程间通信的通路,然后就可以“直接”与服务端进程进行交互

PS:client、server、service manager三者之间没有直接的信息交互,它们都通过Binder驱动进行间接交互达到client与server交互的目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