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我们先认识OSI参考模型的七层中每层的含义、作用、可用协议和设备。
OSI的七层模型具体如下图
(一)、物理层(信号和介质)
含义:在物理信道(机械、电子、定时接口通信信道)上实现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作用:定义了通讯接口及介质的标准,以及将上层封装的数据转换为比特流方式进行传输。
协议:IEEE 802.2、Ethernet v.2、Internetwork等
设备:集线器(Hub)。
(二)、数据链路层
含义:将从物理层接受的数据进行MAC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
作用:物理寻址,将比特流转换为逻辑传输线路(数据帧)。
协议:WiFi(IEEE 802.11)、WiMAX(IEEE 802.16)、GPRS、HDLC、PPP等。
设备:网卡、交换机。
备注: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三)、网络层
含义:实现将数据分组从源站通过网络传送到目的站,即网络上一台主机与另一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作用:负责设备的寻址。寻找网络中目的的位置,并在去往目的的多条路径中选择一条最佳的路径。(转换为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