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在设计出E-R图后,就可以根据该E-R图生成对应的数据表,具体步骤如下。
(1)为E-R图中的每一个实体创建一张对应的数据表。
(2)为每张数据表定义主键(一般情况下,会将作为唯一标识的编号作为主键)或者外键
(3)创建新数据表表示多对多关系
(4)为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5)定义约束条件(可选)
2、为实体建立数据表
在E-R图中,每个实体通常对应一张数据表。实体的属性对应于数据表中的字段。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考虑到程序的兼容性,通常使用英文的字段名,所以在转换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中文的属性名转换为对应意义的英文。例如,可以将“书名”属性转换为bookname.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例1-1 根据前一章节所示的图书实体:可以得到编号、条形码、书名、类型、作者、译者、出版社、价格、页码、书架、录入时间、操作员、是否删除13个字段的图书信息表,对应的结构如下: tk_bookinfo(id,barcode,bookname,typeid,author,translator,ISBN,page,price,bookcase,inTime,operator,del)
3、为表建立主键或外键
由于在设计数据表时,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两条记录,所以通常会创建一个关键字(key)字段,用于唯一标识数据表中的每一条记录。例如,在读者信息表中,由于条形码不允许重复且不允许为空,所以条形码可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