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排序
package com;
import java.util.Arrays;
class D{
//先从右往左找一个小于基准的数,再从左往右找一个大于基准的数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int low,int high) {
int i,j,temp,t;
if(low>high) {
return;
}
i=low;
j=high;
//temp是基准
temp=arr[i];
while(i<j) {
//先看右边,依次往左递减
while(arr[j]>=temp&&i<j) {
j--;
}
//再看左边,依次往右递增
while(arr[i]<=temp&&i<j) {
i++;
}
//如果满足条件则交换
if(i<j) {
t=arr[i];
arr[i]=arr[j];
arr[j]=t;
}
}
//最后将基准为与i和j相等位置的数字交换
arr[low]=arr[i];
arr[i]=temp;
//递归调用左半数组
quickSort(arr,low,j-1);
//递归调用右半数组
quickSort(arr,j+1,hig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10,7,7,23,1,8,3,5,5,9,55,16};
quickSort(arr,0,arr.length-1);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
输出:
插入排序
package com;
import java.util.Arrays;
class E{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r) {
if(arr==null||arr.length==0) {
return;
}
int i,j,t;
for(i=1;i<arr.length;i++) {
t=arr[i];//把a[i]之前的数跟a[i]比
for(j=i-1;j>=0&&t<arr[j];j--) {//前面的要是比a[i]大就往后移动一位(待会数据移动会变,先用t存一下)
arr[j+1]=arr[j];
}
arr[j+1]=t;//找到了准确的位置,插入a[i]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4,3,2,1,0};
sort(arr);
}
}
输出:
概念
1、模块内,高内聚,低耦合。
2、try-catch-finally,
不发生异常不会执行catch里的内容;
try-catch里有return的话,会先看看finally里是不是有return,有的话返回finally的返回值,否则就是try-catch里的。
3、final声明的方法是不能被覆盖的,
假如父类定义了一个这样的方法private final void run(),与此同时,继承父类的子类同样定义了这么一个方法private final void run()。这里并没有错误,因为方法是private的,也就是说子类没有继承父类的方法,因此子类的run方法跟父类的run方法无关,并不是覆盖。子类定义的调用会执行子类的run()方法。
4、初始化的过程:
(1) 首先,初始化父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代码块,按顺序。
(2) 然后,初始化子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代码块,按顺序。
(3) 其次,初始化父类的普通成员变量和代码块,再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
(4) 最后,初始化子类的普通成员变量和代码块,再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
5、Math.toRadians角度转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