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中级-数据库-4.2 存储管理

 主要考点

1、分区存储管理

2、分页存储管理 (考的不是很多

3、分段存储管理 (考的不是很多

4、段页式存储管理 (考的不是很多

5、虚拟存储管理

6、页面置换算法

1、基本概念

• 逻辑地址(虚拟地址、相对地址):

程序员使用的地址只是用符号命名的一个地址,称为符号名地址,这个地址并不是主存中真实存在的地址。

• 物理地址(绝对地址):

是主存中真实存在的地址。

2、地址重定位

• 一个程序,没有运行时,存储在外存,程序运行时,需要装载到内存中,就需要把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这个转换的过程称为地址重定位。

• 静态重定位:在程序装入主存时已经完成了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化,在程序的执行期间不会再发生变化。

• 动态重定位:在程序运行期间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

3、分区存储管理

• 把主存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分配给一个作业使用。这就是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分为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和可重定位分区。

(1)固定分区:系统生成时已经分好区。

(2)可变分区:是一种动态分区方式,存储空间的划分是在作业装入时进行的,故分区的个数是可变的,分区的大小刚好等于作业的大小。

(3)可重定位分区:分配好的区域可以移动。

4、分页存储管理

(1)分页原理:

• 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区域,称为页。

• 将主存的空间也划分成与页相同大小的若干个物理块,称为块或页框。

• 在为进程分配主存时,将进程中若干页分别装入多个不相邻接的块中。

(2)地址结构:

(3)页表:

• 当进程的多个页面离散地分配到主存的多个物理块时,系统应能保证在主存中找

到进程要访问的页面所对应的物理块,为此,系统为每个进程建立了一张页面映射表,简称页表。

5、分页存储管理

6、分段存储管理

• 在分段存储管理中,将用户程序或作业的地址空间按内容划分为段,比如主程序一段,子程序一段,数据专门放一段,每个段的长度是不等的,但是每个段占用一个连续的分区。进程中的各个段可以离散地分配到主存的不同分区中。在系统中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段映射表,简称为“段表” 。

7、段页式存储管理

• 先将整个主存划分成大小相等的存储块(页框),将用户程序按程序的逻辑关系分为若干个段,然后再将段划分成页。

段页式系统中同时有段表和页表:

• 段表:段号、页表始址、页表长度。

• 页表:页号、物理块号。

• 逻辑地址:段号、段内页号、页内地址

• 物理地址:块号、页内地址

8、虚拟存储管理

• 程序局部性原理:程序在执行时将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即在一段时间内,程序的执行仅限于某个部分,它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局限于某个区域内。

(1)时间局限性:程序中的某条指令一旦执行,则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再次被访问;某个存储单元如果被访问,不久的将来它很可能再次被访问。

(2)空间局限性: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存储单元,则不久的将来,其附近的存储单元也最有可能被访问。

• 如果我们运行程序的时候,允许将作业的一部分装入主存即可运行程序,而其余部分可以暂时留在磁盘上,等需要的时候再装入主存。这样一来,一个小的主存空间就可以运行比它大的一个作业。从用户角度看,系统具有的主存容量比实际的主存容量要大得多,称为虚拟存器。

9、请求分页系统的实现

• 在纯分页的基础上增加了请求调页功能,页面置换功能。

•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每当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时便产生一个缺页中断。

例:在某计算机中,假设某程序的COPY指令跨两个页面,且源地址A和目标地址B所涉及的区域也跨两个页面,如下图所示:地址为A和B的操作数均不在内存,计算机执行COPY指令时,系统将产生( )次缺页中断;若系统产生3次缺页中断,那么该程序有( )个页面在内存。

A. 2 B. 3 C. 4 D. 5

A. 2 B. 3 C. 4 D. 5

10、页面置换算法

(1)最佳置换算法:是一种理想化的算法,即选择那些是永不使用的,或者是在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置换出去。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优先淘汰最先进入主存的页面,也就是在内存中停留时间最长的页面。

(3)最近最少未使用算法(LRU):优先淘汰最近这段时间用得最少的页面。系统为每一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字段,记录这个页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T,当要淘汰一个页面时,选择T最大的页面。

(4)最近未用置换算法(NUR):优先淘汰最近一段时间未引用过的页面。系统为每一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位,访问位为1代表访问过,为0代表没有被访问过,置换页面时选择访问位为0的置换出去。

【17年第23题】

某计算机系统页面大小为4K,进程的页面变换表如下所示。若进程的逻辑地址为2D16H 。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 )

A、2048H   B、4096H   C、4D16H   D、6D16H

【15年第26题 】

某进程有4个页面,页号为0~3,页面变换表及状态位、访问位和修改位的含义如下图所示。若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3个存储块,当访问的页面1不在内存时,淘汰表中页号为( )的页面代价最小。

A、0    B、1    C、2 D、3

【14年第26题】

某计算机系统页面大小为4K,若进程的页面变换表如下所示,逻辑地址为十六进制1D16H。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十六进制( )。

A、1024H    B、3D16H     C、4D16H     D、6D16H

【22年第20题】能够不访问页表,实现快速将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硬件机制是( )。

A.转换检测缓冲区 B.虚拟内存 C.多级页表 D.内存映射

【23年第21题】页面替换算法中,( )采用访问页面的引用位和修改位作为参考指标。

A.时钟算法 B.先入先出算法 C.二次机会算法 D.最近未使用算法

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资料dbsm.doc 是一份关于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的资料。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库安全、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其中,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术语,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数据建模部分主要是介绍了数据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各种数据建模方法,如实体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UML等;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主要是介绍了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包括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等方面的内容。 在数据库安全方面,该资料主要提供了数据库安全的基本原则和常见安全控制手段,如用户认证、权限管理、加密技术、审计和监控等;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面主要介绍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备份和恢复技术,如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量备份等;数据库性能优化方面主要介绍了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思路和常见性能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查询优化、索引优化、SQL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资料dbsm.doc 提供了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所需的基本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对于准备参加该试的人员来说,这份资料是一份非常有用的参资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