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 Binder 机制?
Binder 是 Android 系统中用于进程间通信(IPC)的一种机制。它允许不同进程之间进行高效、安全的通信。Binder 机制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客户端通过 Binder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
2.Binder 机制的优势
性能高效:与传统的 IPC 机制(如管道、消息队列等)相比,Binder 在数据传输时采用了内存映射的方式,减少了数据拷贝的次数,提高了通信效率。
安全性高:Binder 机制支持实名身份验证,每个 Binder 对象都有对应的 UID/PID 信息,在通信过程中可以进行严格的权限检查,确保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进程才能访问服务。
易用性好:对于开发者来说,Binder 机制提供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接口,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就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降低了跨进程通信的复杂性。
3. Binder 机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Binder 机制的核心是通过内核空间的 Binder 驱动来实现进程间通信。具体步骤如下:
-
注册服务:服务端进程向 ServiceManager 注册服务。
-
获取服务:客户端进程从 ServiceManager 获取服务的代理对象(Proxy)。
-
发送请求:客户端通过代理对象向服务端发送请求。
-
处理请求:服务端接收请求并处理,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
5.Binder 通信中的
AIDL
是什么? -
AIDL
(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是 Android 接口定义语言,用于定义进程间通信的接口。通过AIDL
,开发者可以定义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接口,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应的 Java 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