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本章内容:
过程性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
类概念。
如何定义和实现类。
公有类访问和私有类访问。
类的数据成员。
类方法(类函数成员)。
创建和使用类对象。
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const成员函数。
this指针。
创建对象数组。
类作用域。
抽象数据类型。
1、过程性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
OOP从用户的角度考虑,描述对象所需的数据以及描述用户与数据交互所需的操作。
2、抽象和类:
2.1 类型是什么
2.2 C++中的类
访问控制 public 和 private,默认为private。
2.3 实现类成员函数
类方法可以访问类的private属性。
使用作用域解析运算符(::)来标识函数所属的类。
内联方法是定义于类声明中的函数。
2.4 使用类
2.5 修改实现
2.6 小结
3、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3.1 声明和定义构造函数
无声明类型。
3.2 使用构造函数
创建类对象的时候使用构造函数。
3.3 默认构造函数
如果定义构造函数,则编译器不提供默认构造函数。
默认构造函数为参数默认值和无参构造函数。
隐式调用默认构造函数时,不要使用括号。
3.4 析构函数
析构函数没有参数。
3.5 改进Stock类
可以将列表初始化用于类。
保证函数不会修改调用对象可将const关键字放在函数的括号后面。
3.6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小结
4、this指针:
用于返回类对象地址。
5、对象数组:
用有参构造函数创建对象数组时,会先调用默认构造函数。
6、类作用域:
6.1 作用域为类的常量
使用枚举或者静态变量,不是数据成员。
6.2 作用域内枚举(C++11)
用class将枚举限定在类中。
枚举的底层类型默认为int。
7、抽象数据类型:
null。
8、总结: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