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解决方案经理经常在做一个方案时,感觉内容很多,想在10分钟内将所有的想法全都告诉客户,希望客户能够明白我们的深思熟虑。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看看事情是否像我们想像那么顺利。
您是一名公司的董事长,正在外出差,工作很忙,突然秘书给您打了个电话。
听完秘书的电话汇报,您有什么想法? 内心是否焦躁,到底秘书想给我说什么?
其实不仅是与人交流、谈话,思路的清晰、条理的疏理非常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客户(谈话对象)知道您想表达什么、原因是什么,结构化思维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那我们来想一想,如果你换成了秘书,该怎么样重新疏理您的表达方式。给大家两句话:结论先行、归类分组。
第一、结论先行,首先告诉对方,你的结论、中心思想是什么? 做到这条,需改变中国人的喜欢婉转的说话方式,别绕弯子,直接告诉对方你的答案,再解释原因。
第二、归类分类。将支撑结论的原因分类,表达为原因1、原因2,每个原因有不同的主题。
有了这两句话,我们来看看,该如何帮助这位秘书。
看到上面这段修改后的话,大家是否如释重负,这位董事长终于明白秘书想表达的主意,同时原因也非常简单明了。这位董事长也不用这么累去疏理秘书想表达的真正意图。
各位同事,您在做方案时,是否也可以像这么改一下。把每页PPT的title中心思想直接给出想真正表达的思想,如:云计算可以让您的公司成本下降50%,而不再是传统的:云计算的优势。
更多内容实时更新,请访问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