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单例模式
某个类同时保留一个对象,不希望有更多对象,此时,我们则应考虑单例模式的设计。二. 单例模式的特点
1. 单例模式只能有一个实例。
2. 单例类必须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
3. 单例类必须向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
三. 单例模式VS静态类
在知道了什么是单例模式后,我想你一定会想到静态类,“既然只使用一个对象,为何不干脆使用静态类?”,这里我会将单例模式和静态类进行一个比较。
1. 单例可以继承和被继承,方法可以被override,而静态方法不可以。
2. 静态方法中产生的对象会在执行后被释放,进而被GC清理,不会一直存在于内存中。
3. 静态类会在第一次运行时初始化,单例模式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即可以延迟加载。
4. 基于2, 3条,由于单例对象往往存在于DAO层(例如sessionFactory),如果反复的初始化和释放,则会占用很多资源,而使用单例模式将其常驻于内存可以更加节约资源。
5. 静态方法有更高的访问效率。
几个关于静态类的误解:
误解一:静态方法常驻内存而实例方法不是。
实际上,特殊编写的实例方法可以常驻内存,而静态方法需要不断初始化和释放。
误解二:静态方法在堆(heap)上,实例方法在栈(stack)上。
实际上,都是加载到特殊的不可写的代码内存区域中。
静态类和单例模式情景的选择:
情景一:不需要维持任何状态,仅仅用于全局访问,此时更适合使用静态类。
情景二:需要维持一些特定的状态,此时更适合使用单例模式。
四. 单例模式的实现
1. 懒汉模式
如果一个类创建实例需要调用较多的资源和较长的业务流程,那么这里所要创建的类就可以使用单例模式,按需供给,有效避免资源损耗。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Demo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Demo(){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if(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Demo();
}
return instance;
}
}
如上,通过提供一个静态的对象instance,利用private权限的构造方法和getInstance()方法来给予访问者一个单例。
缺点是,没有考虑到线程安全,可能存在多个访问者同时访问,并同时构造了多个对象的问题。之所以叫做懒汉模式,主要是因为此种方法可以非常明显的lazy loading。
针对懒汉模式线程不安全的问题,我们自然想到了,在getInstance()方法前加锁,于是就有了第二种实现。
2. 线程安全的懒汉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Demo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Demo(){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if(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Demo();
}
return instance;
}
}
3. 饿汉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Demo instance=new SingletonDemo();
private SingletonDemo(){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直接在运行这个类的时候进行一次loading,之后直接访问。显然,这种方法没有起到lazy loading的效果,考虑到前面提到的和静态类的对比,这种方法只比静态类多了一个内存常驻而已。
单例是为了保证系统中只有一个实例,其关键点有5
一.私有构造函数
二.声明静态单例对象
三.构造单例对象之前要加锁(lock一个静态的object对象)
四.需要两次检测单例实例是否已经被构造,分别在锁之前和锁之后
0.为何要检测两次?
如上面所述,有可能延迟加载或者缓存原因,造成构造多个实例,违反了单例的初衷。
1.构造函数能否公有化?
不行,单例类的构造函数必须私有化,单例类不能被实例化,单例实例只能静态调用
2.lock住的对象为什么要是object对象,可以是int吗?
不行,锁住的必须是个引用类型。如果锁值类型,每个不同的线程在声明的时候值类型变量的地址都不一样,那么上个线程锁住的东西下个线程进来会认为根本没锁,相当于每次都锁了不同的门,没有任何卵用。而引用类型的变量地址是相同的,每个线程进来判断锁多想是否被锁的时候都是判断同一个地址,相当于是锁在通一扇门,起到了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