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述
作为一位95后的程序员,分享我这几年的经历,我大学上的是一所普通二本,学习的专业是跟数学相关的。在上高中时,那会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大家都在说,未来一定是“互联网时代”,刚上大学一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最热门的标题就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仿佛不跟“互联网”三个字挂钩,都无法吸引大家的眼球。等到大三时,大数据又开始爆发了,社会的风口又从“互联网时代”转向了“大数据时代”。毕业时参加了互联网大厂的Java面试,进来后发现干的是大数据相关的事情,误打误撞跟大数据结缘,作为小白也下定决心学习大数据相关的技能,也赶上了这几年最热门的大数据风口,从事了一份别人眼中吃香的一份高薪职业,一干就是好几年。
随着这几年短视频的兴起,社会的风口又转向了“自媒体时代”。2023初,ChatGPT的出现,也意味另一个风口“AI时代”的到来,这几年经历了太多的风口,社会上也出现了太多的概念,有的是炒作,也有的是真正的风口,作为一名程序员也被这些“热点”和"概念"的出现搞的不知道所措。作为从事一份被打上“35岁职场危机“魔咒标签的职业,也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做好长期规划。
相跟大家分享几个这段时间的思考
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回顾这几年在职场的感受,对于在一,二线城市的上班族,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每天靠挤地铁上下班,我这几年也经历过北京地铁5号线,俗称“挤死人线”,还有广州地铁3号线,俗称“死亡3号线”,地铁因为拥挤吵架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有时候看着拥挤的人群,时刻在想,我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再挤地铁去公司上班,在家也能有一份收入。疫情过后的这两年,听过太多裁员,因为一方失业,导致离婚,家庭破裂的消息,时常在思考,如果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上班,下班,刷手机,随波逐流,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人都是这样,有时候会盲目自大,只要失业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总觉得自己未来会比别人好,很少会有人想,如果你跟别人干一样的工作,危机来临时,凭什么失业的不是你?
从现在开始你要觉醒?
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