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方法,就是用来解决一类问题的代码的有序组合,是一个功能模块。
一、方法的定义
定义一个方法的语法:
访问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方法体
}
其中:
1、访问修饰符:方法允许被访问的权限范围,可以是public、protected、private甚至可以省略,其中public表示该方法可以被其他任何代码调用;
2、返回值类型:方法返回值的类型,如果方法不返回任何值,则返回值类型指定为void;如果方法具有返回值,则需要制定返回值的类型,并且在方法体中使用return语句返回值;
3、方法名:定义的方法名,必须使用合法的标识符;
4、参数列表:传递给方法的参数列表,参数可以有多个,多个参数见以逗号隔开,每个参数由参数类型和参数名组成,以空格隔开。
根据方法是否带参、是否带返回值,可将方法分为四类:
1、无餐无返回值方法;
2、无参带返回值方法;
3、带参无返回值方法;
4、带参带返回值方法。
二、Java的形参和实参
1、形参
形参就是形式参数,用于定义方法的时候使用的参数,是用来接收调用者传递的参数的。形参只有在方法被调用的时候,虚拟机才会分配内存单元,在方法调用结束之后便会释放所分配的内存单元。因此,形参只在方法内部有效,所以针对引用对象的改动也无法影响到方法外。
2、实参
实参就是实际参数,用于调用时传递给方法的参数。实参在传递给别的方法之前是要被预先赋值的。
注:
(1)在值传递过程中,只能把实参传递给形参,而不能把形参的值反向作用到实参上。在函数调用过程中,形参的值发生改变,而实参的值不会发生改变。
(2)在引用传递调用的机制中,实际上是将实参引用的地址传递给了形参,所以任何发生在形参上的改变也会发生在实参变量上。
3、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1)值传递:方法调用时,实际参数把它的值传递给对应的形式参数,函数接收的是原始值的一个copy,此时内存中存在两个相等的基本类型,即实际参数和形式参数,后面方法中的操作都是对形参这个值的修改,不影响实际参数的值。
(2)引用传递:也称地址传递或址传递。方法调用时,实际参数的引用(地址,而不是参数的值)被传递给方法中相对应的形式参数,函数接收的是原始值的内存地址,在方法执行中,形参和实参内容相同,指向同一块内存地址,方法执行中对引用的操作将会影响到实际对象。
三、方法的重载
1、什么是方法的重载:方法名相同,参数类型、个数或顺序不同,与方法返回值无关。
如果同一个类中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法名相同、方法参数的个数、顺序或类型不同的方法,则称为方法的重载,也可称该方法被重载了。
2、区分调用的是哪个重载方法:当调用被重载的方法时,Java会根据参数的个数和类型来判断应该调用哪个重载方法,参数完全匹配的方法将被执行。
判断方法重载的依据:
(1)必须是在同一个类中;
(2)方法名相同;
(3)方法参数的个数、顺序或类型不同;
(4)与方法的修饰符或返回值没有关系。
四、方法的压栈
栈:是内存中的一块空间(一个开口向上的容器);
栈的特点:先进后出,后进先出;
方法的调用顺序,其实就是方法入栈的过程,当被执行完毕后,会依次出栈,对应的方法出栈后,对应的空间就会被释放(在方法中定义的局部变量也被释放)。
五、方法的递归调用
递归调用是一种特殊的调用形式,是方法自己调用自己。
public class MethodDemo0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System.out.println("计算结果:" + sum(100)); //操作结果
}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num) //定义方法用于求和操作
{
if (num == 1) //判断是否加到了最后一个数
{
return 1;
}else
{
return num + sum(num - 1); //递归调用
}
}
}
//结果:计算结果:5050
该程序的递归方法调用,相当于100+sum(99)+sum(98)+…+sum(1)
递归调用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束条件,然后不断改变传入的数据,才可以实现递归调用。
参考文献:
https://www.cnblogs.com/luanyichao/p/7953577.html
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29073921/article/details/88861689
https://blog.youkuaiyun.com/omoiato/article/details/5076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