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
概念
观察者模式: 在对象之间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依赖它的对象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其实就是发布订阅模式,发布者发布信息,订阅者获取信息,订阅了就能收到信息,没订阅就收不到信息。)
应用场景: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服务,不定时发布一些消息,关注公众号就可以收到推送消息,取消关注就收不到推送消息。
推(push)模式是一种基于客户器/服务器机制,由服务器主动将信息送到客户器的技术。在push模式应用中,服务器把信息送给客户器之前,并没有明显的客户请求。push事务由服务器发起。push模式可以让信息主动、快速地寻找用户/客户器,信息的主动性和实时性比较好。但精确性较差,可能推送的信息并不一定满足客户的需求。推送模式不能保证能把信息送到客户器,因为推模式采用了广播机制,如果客户器正好联网并且和服务器在同一个频道上,推送模式才是有效的。push模式无法跟踪状态,采用了开环控制模式,没有用户反馈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由客户器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申请,并把自己的地址(如IP、port)告知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就源源不断地把信息推送到指定地址。在多媒体信息广播中也采用了推模式。另外,如手机*、qq广播。
拉(pull)模式与推模式相反,是由客户器主动发起的事务。服务器把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放在指定地址(如IP、port),客户器向指定地址发送请求,把自己需要的资源“拉”回来。不仅可以准确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还可以及时把客户端的状态反馈给服务器。
两种模型比较:
理解
1、目前常用的设计方案是:私聊/群聊发生时,用户手机和服务器报错websocket连接;当新消息出现时,本着“节约带宽和降低延迟”的态度,会发送一段固定格式的消息通知客户端,然后客户端通过接口fetch保存在缓存的消息数据;
2、push模型对服务器的要求很高,直接发送消息也有丢失数据的风险,所以使用pull模型来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