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关系模型的创始人是E.F.Codd,他在1969年发表的论文《大型数据库中关系存储的可推导性,冗余与一致性》,这篇里程碑的论文奠定了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
2. 两篇论文
- 写于1969年的《大型数据库中关系存储的可推导性,冗余与一致性》
- 写于1970年的《大型功效数据库的关系基础》
3. Codd的贡献
- 定义了关系运算
- 定义了代数运算
- 采用谓词逻辑作为数据库操作的基础
4. 1969年——一切从这里开始
“Codd最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思想就是把数据看成关系的集合,然后再把关系看成(真)命题的集合。这样在创造出基于谓词逻辑的语言之后,就能直接使用这种语言查询数据了”——CJ.Date的这句评论说到了关键点上
5. 1970——远离地址
在这篇论文中,Codd第一次明确主张关系模型应该在表现出放弃指针,因此这是一篇值得纪念的纲领性论文。数据的查询方法从通过索引查询变成了通过数据查询,数据的存储顺序变成了由SQL语言中的ORDER BY子句动态的指定
6. 范式
“按照第一范式进行规范化的关系”其实就是“定义域只包含原资质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原子值,就是今天的标量值,指的是不能再进行细分的最小单位的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