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师5 ***********那就给个合格分了。111

博客提供了三个优快云资源的下载链接,分别为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sun_lq/11109495、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u011669055/10736374和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robertsoft/10747039 。

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sun_lq/11109495

 

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u011669055/10736374

 

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robertsoft/10747039

 

  十年IT从业背景,一次考试通过系统分析师(通过系统分析师的学习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5 10:20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楼主

 

        本人发表以下文章,是为了给软考的朋友们一点启发,毕竟这条路自己走过,把一点感受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启发,如果回帖的人很多,证明写出来都有点价值吧,本人就考虑把文章展开,写一个3000字或1万字的软考过程和感受。
        本人2001年进入目前工作的公司工作,已经在该公司工作10年,有6年IT管理经验,该企业是大中型传统制造业,不是软件公司。本人考软件设计师考了5次才通过(几次就是差2、3分就是不通过),系统分析师考了一次就通过了。
  
        1.  有运气的成分:5月份考试结束后,我估计上午选择题,下午论文应该是通过的,但下午的简答题就很难说了,所以,是否通过,五五波吧,到8月底查成绩,竟然下午的简答题、下午论文都是45分,上午选择题46分,刚好通过。运气还是不错的,通过了这次考试,运气占很大的成分。
        考试结束后,我原来计划是再花一年时间考两次通过高级职称的(上半年是考系统分析师,下半年是考系统架构师)。

         2.  必然的结果:2007年开始筹备考中级职称(软件设计师),竟然花了三年才考过;2010年开始筹备考高级(系统分析师或系统架构师),考了一年就通过了。
这四年时间,平均一天花2小时左右温习计算机课程,也算是为自己找点寄托,找点追求吧。
    四年时间花了大量时间温习计算机课程,考中级职称的过程中为考高级积累了基础,基础知识很多是相同的,所以,通过高级职称考试也是必然的,只是如果运气不太好的话,推后半年到年半时间左右通过而已;运气好,就2011年上半年就通过了。

         3.    实践上,我还没有达到高级工程师的水平:XX公司毕竟是传统制造业,不是专业软件公司,软件工程方面我的接触面比较少,项目也不多,所以在实际水平上我还没有达到高级工程师的水平,
这个问题,只能依靠在以后的实践中去提高。

        4.  以考促学,是根本出发点:考试通过了,也只是一纸证书而已。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技术水平、理论水平的提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是终身收益的。




    花了一个半小时写以下文章,出发点是,自己通过internet吸取了很多别人的经验,那自己总不能总得到不付出吧,所以写篇文章回报下各位前辈。另这个论坛真的挺热闹,看帖的人也比较多,也受到点鼓舞,所以,花点时间写,也是有价值的。出发点就是这样了


 

通过系统分析师的学习经验和考试经验



    今天早上7点就醒了,没有什么问题想,就构思了一下,写一遍通过系统分析师的学习经验和考试经验,今天整天都去了摘龙眼,所以晚上吃饭后才打开电脑写下来,写是很容易的,难的是构思,相比系统分析师考试,考起来是容易的,难的是平时的持之以恒的学习。

    一.恒心最重要:通过系统分析师,本人的意见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大智慧,也不是小聪明,最重要的是恒心,因为系统分析师,从技术上可以理解,其实就是一个技术大杂烩,设计很多方面知识,但深度都不深。打开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看下,从需求分析、建模、系统设计、实施维护、软件质量属性、企业信息化、政务信息化、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集成,很多方面都涉及到。但每个人的工作范围毕竟是专注于一个方面的,没有可能涉及到考试大纲内的所有知识,所以,需要针对考试大纲中每个知识点进行温习,而这种温习是需要大量时间的,所以坚持、恒心就很重要了,当你的考试分数3科平均有40分的时候,其实离通过已经很近了,因为这样已经证明了你已经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大部分知识,只需要再掌握一些未掌握的知识点,再深入学习一些知识点就离通过系统分析师越来越近了。
    二.紧扣学习大纲进行温习:如果你想考75分,只学习考试大纲的知识点是不够的;但如果你只想考45分,那么,只学习考试大纲的知识点就足够了。针对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每个大的知识点,找2到3本专业书籍,把这2到3本书籍读完,就应该知道这个技术点中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就够了。不需要记忆,不需要深究,只需要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那么到时候下午的简答题、下午的论文,你就按自己的理解去吹水,吹啊,评卷的人一看,大概意思没有错,基本会给你合计分数的。下午简答,5题选3题,而3题中每题25分,只需要那15分,所以,只要你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吹下水,拿15分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论文,发挥的空间更大,只要你知道大概意思,你就是不回答论文的技术问题,明白这个知识点,发挥开来,把摘要写好,把字体写工整些,拿45分应该不是大问题。我相信有多少评卷人把3000字的论文完整读完,并进行深刻思考,评卷人看大概是这个意思,摘要不错,
字体工整,字数够了,那就给个合格分了。111反正只需要45分,拿了75分又没有的奖励。
    我在2010年11月份第一次考系统架构师,4个题目选1个,除了数据挖掘那个题目我知道大概意思外,其他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对题目中的要求数据挖掘的方法、理论,我也回答不出来,我选择了这个题目,我以前跟进过一个叫总裁决策支持系统(其实,就是从公司的业务系统中抽取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提供给公司高层,只是这个系统名称起的牛),我就把这个事情吹啊,后来出来成绩,论文39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我摘要、论文主体格式不太好,字体很潦草,字数不太够,当够时间响钟的时候还在些,没有完整的结尾。
   
三.以深入学习的心态温习,不要以为通过考试为目的而温习:
如果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而温习,这样心态上比较辛苦,由于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但又不太深入,自然需要花费的时间要比较多,温习的周期短的可能是半年就通过了,周期长的可能2、3年也是正常的。但通过系统分析师一般来说不会直接带给你较大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所以,这样的温习过程是比较辛苦的。就是让你通过了系统分析师,你也考虑对花了这么多时间拿个证书是否感到后悔。
    以深入学习的心态温习,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一般来说对工作还是有启发的,注重理论的提升,注重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温习和考试,这样可能心理好受些吧。从反面思维考虑,如果不把一些时间花在温习上,而去每晚看电视、玩游戏、打麻将,其实,更浪费时间;把时间花在技术学习上,更有意义吧。
    四.下午简答题:我认为,单单依靠看系统分析师教程是不够的,应该针对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中每个知识点,看这方面的2到3本书,直到自己重新看考试大纲就知道这个知识点是什么意思。
另外,必须另花时间钻研技术新动向(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不是新动向),比如SOA、企业、企业门户、云计算、物联网、webservice、XML等等吧。
    五.下午论文:还是那个意思,应该针对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中每个知识点,看这方面的2到3本书,直到自己重新看考试大纲就知道这个知识点是什么意思。到时候就吹吧,其实,我认为论文是最容易通过的。
    六.上午选择题:我反而认为,上午选择题,不需要温习,如果你把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每个大的知识点,知道这些技术点中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在加上大学学习的计算机课程基础,估计45分应该接近了,离75分肯定很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诚征版主 无忧币 +10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原创,期待更多更好的内容!! ... 2011-8-5 14:40



分享至:

两小时快速挑战华为云微认证,通关免费领取华为手环! >>

 

 
comer_F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22 

精华

0 

无忧币

12

 

发表于 2011-8-5 16:20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沙发

 

以考促学是对的



 

两小时快速挑战华为云微认证,通关免费领取华为手环! >>

 

 
toshiro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88 

精华

0 

无忧币

20

66_small.gif76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5 16:29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板凳

 

以考促学!



 

两小时快速挑战华为云微认证,通关免费领取华为手环! >>

 

 
铭冥之中  

中级工程师 Rank: 6Rank: 6

帖子

1008 

精华

0 

无忧币

883

121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5 19:13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地板

 

运气真的相当不错



 

两小时快速挑战华为云微认证,通关免费领取华为手环! >>

 

 
zj227zj227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13 

精华

0 

无忧币

21

 

发表于 2011-8-5 19:33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5#

 

楼主是在国企工作吗?职称对于你的工资待遇很重要?
好像现在进个国企相当难啊。。。



 

两小时快速挑战华为云微认证,通关免费领取华为手环! >>

 

 
guwei4037  

初级工程师 Rank: 4

帖子

575 

精华

0 

无忧币

602

29_small.gif108_small.gif122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5 20:49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6#

 

有点我当年考英语四六级的味道。。。
我当年也是英语四级考了第6次才过,六级一次过关。。。
其实通过四级的历次磨练,六级也已经差不多了。。。
恭喜楼主。



 

 

 

 
dj20002006  

中级工程师 Rank: 6Rank: 6

帖子

1686 

精华

0 

无忧币

1514

29_small.gif77_small.gif104_small.gif108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6 00:07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7#

 

楼主讲的不错



 

 

 

 
ericllj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37 

精华

0 

无忧币

10

 

发表于 2011-8-6 10:48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8#

 

楼主是在国企工作吗?职称对于你的工资待遇很重要?
     好像现在进个国企相当难啊。。。 

      我目前所工作的企业不是国有企业,是一个县城的数一数二的企业。
      职称目前对我的工资待遇不重要,公司的规定是国家职称初级50元/月补助,中级100元/月补助,高级是150元/月补助。所以,你说的如果重要的话,是每月增加了50元。
      目前,我公司内部有企业自行评定的职称体系,技术员是200元/月,二级工程师300元/月补助,一级工程师是500元/月补助。本人在2007年评的时候是二级工程师,差小小评为一级。
如果今年重新评,肯定是一级了。

 



 

本帖最后由 ericllj 于 2011-8-6 10:49 编辑

 

 

 
ericllj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37 

精华

0 

无忧币

10

 

发表于 2011-8-6 11:55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9#

 

关于软考的作用

       1.软考为年轻的IT人指引一个系统学习IT技术的方向:比如系统架构师、系统分析师,其要求掌握的技术新动向,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SOA、RIA架构等,是实用技术,也是未来5年、10年的主流IT技术;面向对象、UML、设计模式、企业应用集成、门户网站、单点登陆等技术也是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技术,如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网络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基础课程,对了解所以计算机技术都是很重要的。
        本人面试过很多人员,很多大学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是回答不出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很多人回答是CUP、内存、显示器、键盘、鼠标,如果用这个逻辑,计算机应该30或300大组成部分 )、操作系统的5大功能、网络的OSI参考模型、有部分人回答不出冯·诺依曼是什么人、只有级少数的人(10个不超过1个)回答出图灵是什么人。
        2.在实践上,中国的高级工程师从小市民的角度看还是活的不错的:在中国这个社会,学历和职称是需要的,至少有比没有好。本人现在工作的公司几千人,有国家高级职称的人非常少,比例非常低,可能他们刚进来的时候要得到发展需要一点过程,但现在他们在本公司活的不错,包括职位和待遇方面。
        3.如果你有志于长期在IT行业发展,那么,拿个国家IT高级工程师和考个软件工程研究生都是必需的:前提是有志于长期在IT行业发展,在这个行业得到发展,首要的肯定是要个人有能力,但学历和职称能为你锦上添花。
       总结而言,即能学到东西,又能为自己增加点政治资本,那就花点时间和恒心去考个职称吧。



 

 

 

 
renwenjun  

技术员 Rank: 2

帖子

110 

精华

0 

无忧币

20

23_small.gif29_small.gif75_small.gif108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6 13:02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0#

 

楼主是一个真正善于学习和总结的人,2001年参加工作,那现在应该是30-35之间吧,如果属于大学少年班的话,那就更年轻了.如果之后,又读了研,又考了博了,35应该差不多吧



 

 

 

 
ericllj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37 

精华

0 

无忧币

10

 

发表于 2011-8-6 22:03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1#

 

本人面试过很多人员,很多大学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是回答不出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很多人回答是CUP、内存、显示器、键盘、鼠标,如果用这个逻辑,计算机应该30或300大组成部分 )、操作系统的5大功能、网络的OSI参考模型、有部分人回答不出冯·诺依曼是什么人、只有级少数的人(10个不超过1个)回答出图灵是什么人。
        以上说法有些朋友比较反对,认为楼主应该问一些跟工作有关的知识,那些才有助于企业发展,不要问一些连考试都不会去考到的知识。
       现表达个人意见如下:
       问一些跟工作有关的知识,这样容易保证招收进来的人容易上手工作,但传统制造业的IT部门,其实主要的运作就是网络管理、软件开发、软件实施三个范围,要上手都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从来不担心招收进来的人,进来后工作不上手,差一些的,培养2、3个月基本都可以上手。
       至于我为什么多问一些基础知识,甚至把范围问的比较广泛呢,是为了考察招聘者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创新能力,钻研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能力,好钻研,有毅力,决定了一个人在技术发展方面的潜力。
       所以,我会问与工作相关的问题,但更侧重于对应聘者基础技术和品格的考察。
       关于计算机基础的知识,或者是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史,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1.新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旧技术是一脉相连的:比如现在很时髦的云计算,其实就是传统分布式系统技术通过创新用来解决internet应用环境下的超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计算的技术,如果连分布式系统技术都不认为,就不可能对云 计算的核心技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说老土一些,对面向过程都不理解的人,能深入理解面向对象,面向服务(SOA)吗?
      2.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知识,或者是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史,当有新的技术出现,我们很容易理解:比如RIA(富客户端的架构),如果我们熟悉C/S架构,熟悉B/C/S三层架构,就会理解RIA的架构只不过是在浏览器端加入控制程序,使一些适合在用户端执行的操作在用户端执行,从而提高浏览速度。
       如果只是注重找个人做某项工作的话,当然是多问与工作相关问题;但从为企业培养人才,为本部门培养优秀工程师,要把信息化搞的更好的话,关注招收进来的人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则更应该关注应聘者技术基础和品格的考察。
       还有一点很重要,要考察下应聘者是否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如果只是为了三餐而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只会按部就班,一成不变,不会有突出的表现,而且,这种类型的人容易转行,这样,企业就白花了时间培养这个人。如果应聘者对计算机技术很感兴趣,工作中会有较大的热情,会多点追求,工作会主动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IT人才梯队,这类型的人更容易成为骨干。

 



 

本帖最后由 ericllj 于 2011-8-6 22:04 编辑

 

 

 
ericllj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37 

精华

0 

无忧币

10

 

发表于 2011-8-7 22:14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2#

 

通过系统分析师的学习经验和考试经验

    今天早上7点就醒了,没有什么问题想,就构思了一下,写一遍通过系统分析师的学习经验和考试经验,今天整天都去了摘龙眼,所以晚上吃饭后才打开电脑写下来,写是很容易的,难的是构思,相对系统分析师考试,考起来是容易的,难的是平时的持之以恒的学习。
    一.恒心最重要:通过系统分析师,本人的意见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大智慧,也不是小聪明,最重要的是恒心,因为系统分析师,从技术上可以理解,其实就是一个技术大杂烩,设计很多方面知识,但深度都不深。打开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看下,从需求分析、建模、系统设计、实施维护、软件质量属性、企业信息化、政务信息化、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集成,很多方面都涉及到。但每个人的工作范围毕竟是专注于一个方面的,没有可能涉及到考试大纲内的所有知识,所以,需要针对考试大纲中每个知识点进行温习,而这种温习是需要大量时间的,所以坚持、恒心就很重要了,当你的考试分数3科平均有40分的时候,其实离通过已经很近了,因为这样已经证明了你已经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大部分知识,只需要再掌握一些未掌握的知识点,再深入学习一些知识点就离通过系统分析师越来越近了。
    二.紧扣学习大纲进行温习:如果你想考75分,只学习考试大纲的知识点是不够的;但如果你只想考45分,那么,只学习考试大纲的知识点就足够了。针对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每个大的知识点,找2到3本专业书籍,把这2到3本书籍读完,就应该知道这个技术点中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就够了。不需要记忆,不需要深究,只需要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那么到时候下午的简答题、下午的论文,你就按自己的理解去吹水,吹啊,评卷的人一看,大概意思没有错,基本会给你合计分数的。下午简答,5题选3题,而3题中每题25分,只需要那15分,所以,只要你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吹下水,拿15分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论文,发挥的空间更大,只要你知道大概意思,你就是不回答论文的技术问题,明白这个知识点,发挥开来,把摘要写好,把字体写工整些,拿45分应该不是大问题。我相信有多少评卷人把3000字的论文完整读完,并进行深刻思考,评卷人看大概是这个意思,摘要不错,字体工整,字数够了,那就给个合格分了。反正只需要45分,拿了75分又没有的奖励。
我在2010年11月份第一次考系统架构师,4个题目选1个,除了数据挖掘那个题目我知道大概意思外,其他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对题目中的要求数据挖掘的方法、理论,我也回答不出来,我选择了这个题目,我以前跟进过一个叫总裁决策支持系统(其实,就是从公司的业务系统中抽取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提供给公司高层,只是这个系统名称起的牛),我就把这个事情吹啊,后来出来成绩,论文39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我摘要、论文主体格式不太好,字体很潦草,字数不太够,当够时间响钟的时候还在些,没有完整的结尾。
    三.以深入学习的心态温习,不要以为通过考试为目的而温习:
如果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而温习,这样心态上比较辛苦,由于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但又不太深入,自然需要花费的时间要比较多,温习的周期短的可能是半年就通过了,周期长的可能2、3年也是正常的。但通过系统分析师一般来说不会直接带给你较大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所以,这样的温习过程是比较辛苦的。就是让你通过了系统分析师,你也考虑对花了这么多时间拿个证书是否感到后悔。
    以深入学习的心态温习,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一般来说对工作还是有启发的,注重理论的提升,注重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温习和考试,这样可能心理好受些吧。从反面思维考虑,如果不把一些时间花在温习上,而去每晚看电视、玩游戏、打麻将,其实,更浪费时间;把时间花在技术学习上,更有意义吧。
    四.下午简答题:我认为,单单依靠看系统分析师教程是不够的,应该针对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中每个知识点,看这方面的2到3本书,直到自己重新看考试大纲就知道这个知识点是什么意思。
另外,必须另花时间钻研技术新动向(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不是新动向),比如SOA、企业、企业门户、云计算、物联网、webservice、XML等等吧。
    五.下午论文:还是那个意思,应该针对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中每个知识点,看这方面的2到3本书,直到自己重新看考试大纲就知道这个知识点是什么意思。到时候就吹吧,其实,我认为论文是最容易通过的。
    六.上午选择题:我反而认为,上午选择题,不需要温习,如果你把考试大纲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每个大的知识点,知道这些技术点中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在加上大学学习的计算机课程基础,估计45分应该接近了,离75分肯定很远。

 



 

本帖最后由 ericllj 于 2011-8-8 08:43 编辑

 

 

 
mm800805  

中级工程师 Rank: 6Rank: 6

帖子

860 

精华

0 

无忧币

1595

29_small.gif68_small.gif76_small.gif104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8 08:46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3#

 

楼主说的对,恒心压倒一切



 

 

 

 
key_press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5 

精华

0 

无忧币

20

 

发表于 2011-8-12 16:19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4#

 

太艰辛了 这行 工作到老 学到老了



 

 

 

 
gaoshancn  

荣誉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2463 

精华

3 

无忧币

23326

9_small.gif29_small.gif71_small.gif79_small.gif104_small.gif
105_small.gif108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13 00:17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5#

 

给自己一定的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啊。



 

个人网上预约思科考试的流程(图文教程)
CCNP交换实验:HSRP VRRP GLBP网关冗余和负载均衡

 

 

 
you684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82 

精华

0 

无忧币

8510

29_small.gif60_small.gif83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13 10:18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6#

 

软考确实不容易过,学生吧知识面没那么广,要考过必须好好的复习或者参加培训,而工作的人没那个精力去仔细的学习,所以通过率不是很高。



 

 

 

 
itsongliu  

初级工程师 Rank: 4

帖子

631 

精华

0 

无忧币

603

28_small.gif29_small.gif67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13 11:34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7#

 

是的,一定要有恒心,不能只明白这个道理,要真正把它落实,明白的人很多,但是落实的就没有几个,所以说一定要有恒心。很同意楼主的意思。



 

 

 

 
zhangleilei108  

新新人类 Rank: 1

帖子

41 

精华

0 

无忧币

20

29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15 00:06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8#

 

我是学网络工程的,你这个看不太懂。感觉你写的很好



 

 

 

 
what250  

初级工程师 Rank: 4

帖子

600 

精华

0 

无忧币

1349

29_small.gif69_small.gif79_small.gif104_small.gif2931_small.gif

发表于 2011-8-15 08:48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19#

 

以考促学,很好的想法,学习一下!



 

[url=http://job.51cto.com]  

 

 

 
落墨王子55  

高级工程师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370 

精华

3 

无忧币

15474

29_small.gif105_small.gif108_small.gif

发表于 2011-9-3 10:08 | 来自  51CTO网页

[只看他] 20#

 

楼主的经验让我很受益,学习学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