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nel-1 Level 1数据处理的详细算法定义》文档定义和描述了Sentinel-1实现的Level 1处理算法和方程,以便生成Level 1产品。这些算法适用于Sentinel-1的Stripmap、Interferometric Wide-swath (IW)、Extra-wide-swath (EW)和Wave模式。

今天介绍的内容如下:

Sentinel-1 Level 1数据处理的详细算法定义(七)
6.3 方位处理
Sentinel-1 IPF中实现的方位处理算法是范围-多普勒算法(RDA),其特点是双曲型的范围方程(在方位块或突发的持续时间内有效):

其中
R0是最近接近点的距离(即雷达与目标最接近时的斜距)。
η \eta η方位时间(或慢时间)。有关方位时间的双基延迟校正,请参见第9.23节。
Vr 有效雷达速度。
请注意,尽管上述范围方程看起来假设了一个直线轨道,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Vr 不是卫星的速度,而是一种伪速度,选择它是为了使双曲型范围方程能够模拟在一般曲线(轨道和地球)几何情况下的实际范围方程(更详细的内容见第9.10节)。
还要注意,该算法更新有效雷达速度,并且隐式地随着范围更新参考相位(见第6.3.4.1.2节步骤4)。
Sentinel-1 IPF中的RDA方法是基于ENVISAT ASAR处理器中使用的RDA算法的增强版本,Sentinel-1 IPF就是基于此开发的。对于Sentinel-1,IPF采用了一种更高精度的次级范围压缩(SRC)方法(见第6.3.1节),以满足Sentinel-1的相位保持要求,特别是对于TOPSAR处理。ENVISAT ASAR处理器使用了一个更简单的SRC实现,其中没有考虑滤波器对方位频率的依赖性。此外,IPF中使用的方位匹配滤波器的相位(公式(6-35))比ENVISAT ASAR中使用的匹配滤波器的二次相位更精确。
请注意,所提出的SRC算法的精度与在空间段(S/S)原型(文档R-2)中执行的SRC的精度相似,作为其广义omega-k方位压缩块的一部分。
RDA算法的步骤1和2(如下所列)是按范围段分段应用的(一段是范围线上的一个可配置部分,其中一些随范围变化的参数保持不变),并且对每一条范围线进行应用,而步骤3是按方位线逐线应用的:
- 次级范围压缩(SRC),见第6.3.1节。
- 范围单元迁移校正(RCMC),见第6.3.2节。
- 方位压缩,见第6.3.4节。
6.3.1 次级范围压缩(SRC)
这一步骤的输入是数据的方位块,以范围时间为自变量,方位频率为函数表示,这是前面步骤的输出:
• 对于Stripmap模式,前一个处理步骤是方位FFT(见第6.2.2节)。
• 对于TOPSAR模式,前一个处理步骤是频率UFR(见第6.2.4节)。
SRC算法按范围段分段应用到每个范围线上。SRC算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 对当前段进行范围前向FFT。
- 生成当前段的SRC滤波器,如第6.3.1.1节所述。
- 将SRC滤波器应用到范围线段上。
- 进行范围逆FFT。
对于评估空间段算法中方位处理块的分析表明,段长最多10公里(在地面范围上)足以确保方位方向上的相位连续性(见[R-2]第4.7.2.1节)。Aresys的评估表明,IPF和空间段方位处理算法之间的概念相似性确保了IPF也可以使用类似大小的段。
用于SRC的范围段的数量和长度是可配置的输入参数。
6.3.1.1 SRC滤波器
从点目标的范围多普勒表示形式可以看出,在进行范围压缩时,使用由范围调频率 𝐾𝑟 定义的匹配滤波器并不能完美地聚焦数据。这在高偏航角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范围-方位耦合,范围多普勒域中的范围匹配滤波器应该具有 𝐾m 的调频率,而不是原始值 𝐾𝑟,其中 𝐾m 由下式给出:

请注意, D ( f η , V r ) D(f_\eta,V_r) D(fη,Vr)可以被解释为瞬时偏航角的余弦值。
次级范围压缩在二维频率域中以以下方式执行:
由于范围压缩已经使用调频率 Kr 完成,可以应用一个滤波器来补偿差异。这个滤波器——即SRC滤波器——也具有线性调频率,由 Ksrc 给出(见[R-5],第6.4节):

[NORM] 将滤波器乘以 N ~ i f f t N ~ f f t \sqrt{\frac{\widetilde{N}_{ifft}}{\widetilde{N}_{fft}}} N fftN if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