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途:
从功能上讲这些接口不兼容的类一般都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功能。通常我们通过修改该类的接口来解决这种接口不兼容的情形,但是如果我们不愿意为了一个应用而修改原有的接口,或者我们压根没有原有对象的源代码,那样的话该怎么办呢此时就要使用适配器模式了。
2分类:
适配器模式分成两种实现方式类适配器模式和对象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分成以下三种角色
目标角色:期待成为的接口
源角色:需要适配的类
适配器角色:中转类,负责把源角色转化成目标角色
(1)类适配器模式
uml类图为:
实现代码:
目标角色:
public interfaceTarget {
public void operate1();
public void operate2();
}
源角色:
public classAdaptee {
public void operate1(){
System.out.println("源角色操作1");
}
}
适配器角色:
public class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e2() {
System.out.println("adapter的操作2");
}
}
(2)对象适配器模式
uml类图:
实现代码:
目标角色:
public interfaceTarget {
public void operate1();
public void operate2();
}
源角色:
public classAdaptee {
public void operate1(){
System.out.println("源角色操作1");
}
}
适配器角色:
public class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Adaptee adaptee=new Adaptee();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e2() {
System.out.println("adapter的操作2");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e1()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adaptee.operate1();
}
}
区别:类适配器模式相当于源角色的子类,可以重写源角色的方法,默认拥有源角色的引用,而对象适配器模式需要额外引用源角色的引用,不能重写源角色的方法,但是可以把多个不同的源角色类转换成一个目标角色。
3在源代码的体现:
空讲理论太过于简单,所以结合在android源码的实现讲解
listView的setAdaper方法就是用的适配器模式,把数据(源角色)通过adapter(适配器角色)转化成ListAdapter(目标角色)
android源码中用的是缺省的适配器角色,具体原理请大家查看源码对应类图,就能理解此处不再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