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
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Java堆,是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儿。Java堆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儿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及数组都要堆上分配,但是随着JIT编译器的发展与逃逸分析技术逐渐成熟,栈上分配,标量替换优化技术将会导致一些微妙的变化发生,所有对象都分配在堆上也渐渐变得不那么绝对了。
有两个问题:
1.什么时JIT编译器。
2.什么是逃逸分析技术。
JIT编译器
just in time Compiler.动态编译器针对较长被执行的程式码,进行编译,优化成原生指令码。提高运行性能
逃逸分析
虚拟机分析创建对象的使用范围,并决定是否在堆上分配的一项技术
return sb
return sb.toString();
把对象控制在方法内,没有逃出当前方法作用域(第二种)。因为只是在方法中,不需要共享(未逃逸出该方法),对象可能是栈分配的候选,而不是堆的候选。
总结:
为什么说随着jit编译器的发展与逃逸分析技术逐渐成熟,对象实例不一定在堆上分配。jit编译器,判断是分配在堆上,还是栈上。如果时,对象域在方法内,则可以分配到栈上。
但是优化到栈上分配有什么好处呢?可直接在栈上访问实例,减少GC次数。
每个栈帧中分配多少内存基本是在类结构确定下来是,是已知的。方法结束,或者线程结束时,内存就自然跟着回收了。
参考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w372426096/article/details/80333657
https://blog.youkuaiyun.com/w372426096/article/details/809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