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我们一般应用对数据库而言都是“读多写少”,也就说对数据库读取数据的压力比较大,有一个思路就是说采用数据库集群的方案,
其中一个是主库,负责写入数据,我们称之为:写库;
其它都是从库,负责读取数据,我们称之为:读库;
2 方案
解决读写分离的方案有两种:应用层解决和中间件解决。
2.1 应用层解决:
优点:
- 多数据源切换方便,由程序自动完成;
- 不需要引入中间件;
- 理论上支持任何数据库;
缺点:
- 由程序员完成,运维参与不到;
- 不能做到动态增加数据源;
2.2 中间件解决:
优点:
- 源程序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就可以实现读写分离;
- 动态添加数据源不需要重启程序;
缺点:
- 程序依赖于中间件,会导致切换数据库变得困难;
- 由中间件做了中转代理,性能有所下降;
相关中间件产品使用:
mysql-proxy
Amoeba for MySQL
3 使用Spring基于应用层实现
3.1
在进入Service之前,使用AOP来做出判断,是使用写库还是读库,判断依据可以根据方法名判断,比如说以query、find、get等开头的就走读库,其他的走写库。
3.2 DynamicDataSource:
/**
* @author kris
* @create 2018-02-23 10:53
* 定义动态数据源,实现通过集成Spring提供的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只需要实现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即可
* 由于DynamicDataSource是单例的,线程不安全的,所以采用ThreadLocal保证线程安全,由DynamicDataSourceHolder完成。
*/
public class Dynamic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 {
// 使用DynamicDataSourceHolder保证线程安全,并且得到当前线程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