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些Linux的使用心得
linux ssh远程登录服务器
安装ssh服务器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ver
登录服务器命令
ssh linux服务器用户名@linux服务器的ip地址
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上传命令
scp 文件路径 linux用户名@IP地址:/上传的文件保存的路径
下载命令
scp linux用户名@IP地址:/下载的文件的路径 保存文件的路径
Linux系统的文件结构
Linux系统中的文件是树形结构的
windows是套娃结构 有区分盘符的概念
Linux 系统没有盘符的概念,所有的文件夹都在一个系统盘里
linux系统中文件夹的功能:
/bin: 存放可执行文件
/dev: 存放驱动设备文件,所有的外设驱动都在这个目录下存放
/etc: 存放系统配置文件的目录
/home: “家目录”,所有系统中的用户所存放的目录,用户只有在自己的家目录中才拥有最高权限
/lib: 存放系统库文件,所有的第三方库都需要配置到这个目录才能正常使用
/mnt: 临时挂载目录,共享目录就挂载在这个目录下
/usr: 用户安装软件的目录,用户安装的一些软件一般都在该目录中
- 这7个文件夹是所有linux系统中都有的且使用十分频繁。
下面文件夹功能了解即可: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edia:
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opt:
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
这个目录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windows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proc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devfs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devpts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tmp: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这7个文件夹是所有linux系统中都有的且使用十分频繁。
下面文件夹功能了解即可: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edia:
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opt:
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
这个目录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windows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proc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devfs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devpts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tmp: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var: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linux系统:“一切皆文件”-------------------------- 在linux系统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以 文件的形式存在的:“一切皆文件”。
- linux系统中文件的类型: 7 大类
- 普通文件 :存放(ascii text) 文本文件
p 管道文件 :用于进程与进程之间的通信
l 链接文件 : 相当于windos 的快捷方式, 硬链接 《-》 软链接
b 块设备文件:数据交互的时候以数据块进行交互的设备文件:例如,硬盘,光驱,U盘。。
c 字符设备文件 : 数据交互的时候以字节流的形式进行数据交互的设备文件: 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
d 目录文件:存放文件的。
s 套接字文件:进行网络通信的
--------------------------linux操作命令讲解---------------------------------
系统管理命令:
clear —> 清屏
date ->查看当前的系统时间
reboot ->重启linux 系统
shutdown -> 关机
shutdown -h now -> 马上关机
shutdown -c //取消关机
------------------ 用户管理命令:----------------------------------
adduser 用户名 (添加新用户)
adduser -g 用户组 用户名 (创建一个新的用户并指定用户组)
passwd 用户名 (修改用户密码)
su 用户名 (需要切换的用户名称)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用户)
以下为一些别人的方法经验
修改Ubuntu用户名:
首先这是个有危险的动作,刚刚试过修改用户名,发现网上搜索到的方法大部分是有错误的,所以觉得有必要分享出来。 下面讲的是不添加用户的情况下直接修改当前用户的用户名(大部分用户的ubuntu系统只有一个管理员账户,下面讲的就是如何修改这一个用户的名字)。更改用户名之前,需要了解/etc/passwd 、 /etc/shadow 、/etc/group 三个文件,我们要修改这三个文件。
/etc/passwd 文件是一个纯文本文件,每行采用了相同的格式:
name:password:uid:gid:comment:home:shell
name,用户登录名,我们需要修改的是这个
password,用户口令。此域中的口令是加密的。当用户登录系统时,系统对输入的口令采取相同的算法,与此域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此域为空,表明该用户登录时不需要口令。
uid,指定用户的 UID。用户登录进系统后,系统通过该值,而不是用户名来识别用户。
gid,GID。如果系统要对相同的一群人赋予相同的权利,则使用该值。
comment,用来保存用户的真实姓名和个人细节。
home指定用户的主目录的绝对路径。
shell如果用户登录成功,则要执行的命令的绝对路径放在这一区域中。它可以是任何命令。
/etc/group 文件文件的格式和 /etc/passwd 文件格式类似,它也是一个纯文本文件,定义了每个组中的用户。每行的格式是:
group_name:passwd:GID:user_list
它们的含义如下:
group_name组名
password组口令。此域中的口令是加密的。如果此域为空,表明该组不需要口令。
gid指定 GID。
user_list该组的所有用户,用户名之间用逗号隔开。
与上面两个不同,Linux /etc/shadow文件是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利进行查看和修改的文件。
Linux /etc/shadow文件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产生。它的文件格式与/etc/passwd类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这些字段是: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1)“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2)“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 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0-9A-Za-z}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录。
3)“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Linux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月1日。
4)“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5)“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6)“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7)“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8)“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
下面是修改办法:
注意:用户名不能使用不合法的字符,具体怎样才能合法还没查清楚,目前知道全小写字母肯定可以,首字母不能是大写!
1)打开一个终端,输入 sudo su转为root用户。 注意,必须先转为root用户!!!
2)gedit /etc/passwd ,找到代表你的那一行,修改用户名为新的用户名。 注意:只修改用户名!后面的全名、目录等不要动!
3)gedit /etc/shadow,找到代表你的那一行,修改用户名为新用户名
4)gedit /etc/group,你应该发现你的用户名在很多个组中,全部修改!
完毕,修改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不要打错一个字母。修改完,保存,重启。
修改用户目录名的方法请查询usermod命令的使用方法
修改Ubuntu密码:
修改root密码: sudo passwd root
修改开机登录密码: sudo passwd 你的用户名
修改主机名: sudo vi /etc/hostname将其中的名字改为自己的名字
sudo vi /etc/hosts将其中的名字改为自己的名字
修改用户名: sudo vi /etc/passwd找到原先的用户名,将其改为自己的用户名
sudo vi /etc/shadow找到原先用户名(所有的名字都要改),改为自己的用户名 将home目录下的用户目录改为自己的用户名:
例如原先目录名为xx, 现要改为用户 yy。用命令 mv xx yy即可。
Ubuntu 1604设置共享目录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vm-tools-dkms
sudo vmhgfs-fuse .host:/ /mnt/hgfs -o allow_other -o non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