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动头部到转动画面的延迟
定位器/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
有线/无线传输回主机内存-
去噪,过滤,9轴数据转换为四元数-
游戏引擎/CPU更新逻辑,渲染视口-
由驱动提交至显卡渲染场景-
反畸变,反色散-
画面传输至显示端,像素颜色切换
VR眩晕解决方案总结
1. 低延迟技术
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从转动头部到转动画面的延迟。
头动和视野的延迟不能超过19.3ms,不然就会出现眩晕。
19.3ms如何得到:https://blog.youkuaiyun.com/tcpipstack/article/details/52024537
2. 添加虚拟参考物
普杜大学计算机图形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去年就发现,只要在 VR 场景中加一个虚拟的鼻子,就能解决头晕等问题。研究人员在各种虚拟场景中对 41 名参与者进行了测试,一部分人会有虚拟鼻子,一部分没有。结果发现,有鼻子的人都能保持更长时间的清醒。
研究人员称,之所以能产生治晕的效果,可能是因为人需要一个固定的视觉参照物,所以就算在 VR 中加入一个汽车仪表盘,也能产生相同的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加个鼻子,是不是会影响对虚拟世界的体验呢?别担心,因为在测试中,参与者竟然都没发现有个鼻子在那!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太沉迷了,以至于完事后,人家跟他们说有个鼻子,他们还不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留意一下也能看到自己的鼻子,只是已经习惯了就没发现。但我们感官系统能意识到鼻子的存在,毕竟身体还是很老实的。
研究人员还将他们的发现告诉了Oculus VR的首席技术官John Carmack,他说从没听过这种神奇的事,要好好研究下。
3. 电前庭刺激
目前国外正有一家名叫vMocion 的公司,打算利用梅奥医学中心的航空航天医学和前庭研究实验室花费 10 多年研究的技术去解决这个问题。这项技术名为电前庭刺激(GVS),将电极放在策略性位置(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