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I有时候会“撒谎”?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问DeepSeek一个问题,它给出的答案听起来很官方,甚至有点模棱两可?或者它明明知道答案,却回答“我不太确定”?
其实,AI并不是故意“撒谎”,而是它的回答取决于你的提问方式!就像和人聊天一样,如果你问得模糊,AI的回答也会含糊;如果你问得精准,它就会更诚实、更直接地给出答案。
那么,怎么才能让DeepSeek更真实地回答你的问题呢?下面就来分享几个实用技巧!
技巧1:明确你的问题 避免模糊提问
AI最怕的就是“开放式问题”,比如:
- ❌ “你觉得人生有意义吗?”
- ✅ “从哲学角度分析,人生的意义有哪些主流观点?”
第一个问题太宽泛,AI可能会给出一个笼统的回答,甚至回避问题。而第二个问题更具体,DeepSeek就会引用哲学理论来详细解答。
实例对比:
-
模糊提问:
用户:“AI会取代人类吗?”
DeepSeek:“AI的发展确实可能影响某些职业,但人类仍然在许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回答较官方) -
具体提问:
用户:“未来10年内,AI最可能取代哪些职业?请列出具体行业和岗位。”
DeepSeek:“根据目前趋势,以下职业受影响较大:1. 客服自动化……2. 基础数据分析……”(回答更直接)
你看,问题越具体,AI的回答就越实在!
技巧2:让AI“扮演角色” 提高回答可信度
DeepSeek有一个很强大的功能——角色扮演!如果你想让它的回答更专业、更真实,可以指定它扮演某个领域的专家。
比如:
-
普通提问: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可能得到通用建议) -
角色扮演提问:
“假设你是一位资深作家,请从实战角度分享提升写作能力的3个核心技巧。”
(回答会更具体,甚至引用案例)
再举个例子:
用户:“作为金融分析师,你认为2024年比特币会涨还是跌?请给出具体数据支持。”
DeepSeek:“从技术分析来看,比特币目前处于……历史上类似形态后通常会上涨X%……”
这样提问,AI会尽量模拟专业人士的思维,回答也会更严谨!
技巧3:用“反向提问”检验AI的诚实度
有时候,AI可能会因为数据限制而给出不确定的回答。这时候,你可以用“反向提问”来测试它的真实性。
比如:
用户:“你说ChatGPT比DeepSeek强,有什么依据?”
DeepSeek:“我没有说过ChatGPT比DeepSeek强,两者各有优势……”
这样一问,AI就会澄清自己的立场,避免被误解。
技巧4:要求AI提供来源或数据支持
如果你担心AI“编造”信息,可以直接让它提供依据:
“你这个结论有研究支持吗?请提供论文或数据来源。”
DeepSeek如果知道确切来源,会尽量引用;如果不知道,它会如实告诉你“这个信息暂无可靠来源”。
技巧5:调整语气 让AI更“坦诚”
AI也会受你的语气影响!如果你用更直接、更坚定的方式提问,它往往也会更直白地回答。
比如:
- ❌ “能不能告诉我怎么赚钱?”
- ✅ “直接告诉我3个普通人能操作的副业赚钱方法,不要废话!”
第二种问法会让AI跳过客套话,直接给干货!
进阶技巧:如何让AI承认“不知道”?
有时候,AI可能会硬着头皮回答它其实不确定的问题。这时候,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让它“诚实”:
“如果你不确定答案,可以直接说不知道,我不会怪你。”
这样,AI会更愿意承认自己的知识盲区,而不是强行编造答案。
实例:
用户:“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会是谁?”
DeepSeek:“这个我无法预测,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是保密的……”
你看,这样的回答反而更可信!
关于AI的“诚实” 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 AI没有主观意识,它的“诚实”取决于训练数据和你的提问方式。
- 某些问题AI必须谨慎回答,比如医疗、法律建议,它可能会提醒你“咨询专业人士”。
- 你可以训练AI更符合你的需求,通过持续优化提问方式,让它的回答越来越精准。
如果你想更深入理解AI的运作逻辑,推荐关注【公众号:AI多边形】,这个账号由字节大佬创办,号主曾参与DeepSeek和Kimi的前期架构,里面聚集了豆包、DeepSeek、Kimi等大厂的AI专家,经常分享大模型的内幕技巧和实战案例!
总结:如何让DeepSeek更诚实?
- 问题要具体,避免模糊提问。
- 让AI扮演专家,提高回答质量。
- 反向提问,检验AI的真实性。
- 要求数据支持,避免“编造”信息。
- 调整语气,让AI跳过客套话。
现在就去试试这些方法,看看DeepSeek会不会变得更“坦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