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配置文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多个重要的配置文件,包括/proc/sys/vm/drop_caches用于清理缓存,/proc/sys/vm/dirty_ratio和/proc/sys/vm/dirty_background_ratio控制脏页处理,/proc/sys/vm/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和/proc/sys/vm/dirty_expire_centisecs设定脏数据刷新策略,以及其他如vm.vfs_cache_pressure,vm.min_free_kbytes等参数的用途和调整方法,旨在优化系统性能和内存管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proc/sys/vm/drop_caches
清空pagecache
sync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sync
sysctl -w vm.drop_caches=1

清空dentries和inodes:
sync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或者:
sync
sysctl -w vm.drop_cahces=2

清空所有缓存(pagecache,dentries和inodes)
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或者
sync
sysctl -w vm.drop_caches=3

2、/proc/sys/vm/dirty_ratio
而这个参数则指定了当文件系统缓存脏页数量达到系统内存百分之多少时(如10%),系统不得不开始处理缓存脏页(因为此时脏页数量已经比较多,为了避免数据丢失需要将一定脏页刷入外存);在此过程中很多应用进程可能会因为系统转而处理文件IO而阻塞。

3、/proc/sys/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这个参数指定了当文件系统缓存脏页数量达到系统内存百分之多少时(如5%)就会触发pdflush/flush/kdmflush等后台回写进程运行,将一定缓存的脏页异步地刷入外存;

注:2、3区别:系统会先到达dirty_background_ratio,这个时候数据开始往下刷,但是不会阻塞别的进程,任然可以向缓存中写数据。但是如果到达dirty_ratio,此时操作系统会同步进行处理脏页的过程,阻塞应用进程。

4、/proc/sys/vm/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
这个参数控制内核的脏数据刷新进程pdflush的运行间隔。单位是 1/100 秒。缺省数值是500,也就是 5 秒。如果你的系统是持续地写入动作,那么实际上还是降低这个数值比较好,这样可以把尖峰的写操作削平成多次写操作。设置方法如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