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知识(一)

本文介绍了Python编程的基本元素,包括缩进、注释、变量、命名规则、表达式等,并详细讲解了字符串的操作方法,如索引、切片等。此外还介绍了分支语句if-else、循环语句while及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python程序元素

1.缩进:1个tab键或4个空格,表示代码的层次关系
2.注释:注释不被执行。
单行注释以#开头。
多行注释以三引号开始和结束:

“”” xxxxx
“””

3.常量与变量:常量是执行过程中值不发生改变,可多次使用的元素。变量是执行过程中值会发生改变的元素。
4.命名:命名规则为必须为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不能以数字开头,大小写敏感,不能和保留字相同。
python3.x的保留字的查看方式:
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python>>>import keyword>>>print(keyword.kwlist)。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5.表达式:程序中产生新数据值或执行操作的一行代码。
6.输入:input()。获得用户的输入并以字符串的形式保存。
7.输出:print()。输出信息。

字符串

两个双引号或单引号括起来表示。
索引方式:
1.正向索引:从左到右,以0开头。
2.反向索引:从右到左,以-1开头。
举个例子,如下图,图中字符串叫s:
这里写图片描述
s[0]=’p’
s[-1]=’n’
区间索引:[A:B],从位置A到B的字符串,包含位置A不包含位置B。
s[0:3]=’pyt’
取s的前三位可以写成s[:-3]
一般情况,取一个字符串的最后三位,可以写成[-3:]。取一个字符串的前三位,可以写成[:3]。
取去除最后三位的剩余其他字符串,可以写成[:-3]。
所以我们可以做出推理:若一个字符串有N位,取字符串的前n位,可以写成[:-n];取字符串的后n位,可以写成[-n:]

分支语句if else

根据判断条件选择程序的执行路径。
使用方法:

if <条件1>:
    <语句块1>
elif <条件2>:
    <语句块2>
    …
else:
    <语句块N>

循环语句while

根据判断条件确定一段程序是否再次执行一次或者多次。
使用方法:

while (<条件>):
    <语句块1>
<语句块2>

当条件为真(True)时,执行语句块1;为假(False)时,退出循环。

函数

将特定功能代码编写在一个函数里,相当于java中的方法,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Python内置函数:input(), print(), eval()…
函数的定义:

def <函数名>(<参数列表>):
    <函数体>
    return <返回值列表>

函数的调用过程:
调用程序在调用函数处暂停执行;
调用时将实参赋值给函数的形参;
执行函数体;
返回函数结果,回到调用处继续执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