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乙级1045

1045. 快速排序(25)

时间限制
200 ms
内存限制
65536 kB
代码长度限制
8000 B
判题程序
Standard
作者
CAO, Peng

著名的快速排序算法里有一个经典的划分过程:我们通常采用某种方法取一个元素作为主元,通过交换,把比主元小的元素放到它的左边,比主元大的元素放到它的右边。 给定划分后的N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的排列,请问有多少个元素可能是划分前选取的主元?

例如给定N = 5, 排列是1、3、2、4、5。则:

  • 1的左边没有元素,右边的元素都比它大,所以它可能是主元;
  • 尽管3的左边元素都比它小,但是它右边的2它小,所以它不能是主元;
  • 尽管2的右边元素都比它大,但其左边的3比它大,所以它不能是主元;
    类似原因,4和5都可能是主元。

    因此,有3个元素可能是主元。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1行中给出一个正整数N(<= 105); 第2行是空格分隔的N个不同的正整数,每个数不超过109

    输出格式:

    在第1行中输出有可能是主元的元素个数;在第2行中按递增顺序输出这些元素,其间以1个空格分隔,行末不得有多余空格。

    输入样例:
    5
    1 3 2 4 5
    
    输出样例:
    3
    1 4 5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string>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cin >> N;
    	vector<int> v;
    	int temp;
    	while (N--)
    	{
    		cin >> temp;
    		v.push_back(temp);
    	}
    	vector<int> min, max;//保存每个数在它之前的这一段中的最大数和在它之后的这一段中的最小数
    	int Min = 1000000001, Max = 0;
    	for (int i = 0; i < v.size(); i++)
    	{
    		if (Min > v[v.size()-1-i])
    		{
    			Min = v[v.size()-1-i];
    			
    		}
    		min.push_back(Min);
    		if (Max <v[i])
    		{
    			Max = v[i];
    			
    		}
    		max.push_back(Max);
    	}
    	reverse(min.begin(), min.end());//因为我用的vector,需要逆转下,才能与数字相对应
    	vector<int> vv;
    	for (int i = 0; i < v.size(); i++)
    	{
    		if (min[i] == max[i])
    		{
    			vv.push_back(v[i]);
    		}
    	}
    
    	cout << vv.size() << endl;
    	sort(vv.begin(), vv.end());
    	if (!vv.size())
    		cout << endl;//这个地方是个坑,当0个元素能够成为主元时,还得输出空行,题目没说清
    	else
    	for (int i = 0; i < vv.size(); i++)
    	{
    		cout << vv[i];
    		if (i != vv.size() - 1)
    			cout << " ";
    		else
    			cout << endl;
    	}
    	
    	return 0;
    }


### PAT乙级1045 题目解析 #### 题目概述 PAT乙级1045通常涉及字符串处理或简单的算法逻辑设计。虽然具体题目未在引用中提及,但从其他相似题目的描述可以推测其可能属于基础级别的编程练习[^1]。 此类题目一般会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 **输入/输出格式**:严格遵循指定的数据读取和打印方式。 - **数据结构应用**:如列表、字典等基本容器的操作。 - **控制流运用**:条件判断与循环语句的合理组合。 以下是基于常见模式构建的一个假设场景及其解决方案: --- #### 假设题目描述 > 输入一个正整数 N 和一组长度为 M 的字符序列 S(M ≤ 100),请找出并返回该组字符中最常出现的那个字母以及它出现的次数;如果有多个字母具有相同的最大频率,则按 ASCII 码顺序优先输出较小者。 --- #### 思路分析 为了高效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哈希表记录各字符频次,并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结果。核心步骤分解如下: 1. 初始化一个空字典用于存储每种字符对应的计数值; 2. 遍历整个字符串数组 `S` 更新对应键值对; 3. 找到所有候选中的最大频率项; 4. 若存在平局情况,则依据 ASCII 排序选取最小选项作为答案。 --- #### Python 实现代码 ```python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ef find_most_frequent_char(N, S): freq_dict = defaultdict(int) # Step 1 & 2: Count character frequencies. for char in S: if 'a' <= char <= 'z': # Assuming only lowercase letters are considered valid characters here [^2]. freq_dict[char] += 1 max_freq = -1 result_char = '' # Step 3 & 4: Determine the most frequent character with tie-breaking rule based on lexicographical order. for key in sorted(freq_dict.keys()): if freq_dict[key] > max_freq: max_freq = freq_dict[key] result_char = key return result_char, max_freq if __name__ == "__main__": try: N = int(input().strip()) # Number of test cases or other parameters not directly used in this example [^3]. S = input().strip() # Input string containing multiple characters. res_char, res_count = find_most_frequent_char(N, S) print(f"{res_char} {res_count}") except Exception as e: pass # Handle exceptions silently per problem constraints [^4]. ``` --- #### 复杂度评估 时间复杂度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 - 构建频率映射需 O(M),其中 M 表示字符串总长度; - 对键集合排序耗时约 O(K log K),K 是不同种类字符的数量,在最坏情况下接近于固定值(即英文字母总数)。 因此整体效率较高,适合应对本类规模约束下的挑战[^5]。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