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Linux系统内核机制时,其内存管理的机制是几个非常重要的模块之一。在学习内核设计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抱着,如果是你来设计,应该怎么设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这样的角度去学习内核,否则你都不知道这个设计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是看书上说要这么这么设计,那么这样子将会是事倍功半,一知半解,知识点也是犹如一盘散沙的。
首先,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内存管理,为什么要内存管理?
当只有一个任务或者进程时,物理地址就是进程的地址空间,只要用到哪块就用哪块就行,说不上什么分配不分配的,但是有了操作系统以后,我们就可以多任务运行,多任务运行的话,一大块内存就要分给多个任务了,就好像一个家产要给几个儿子分配一样的。假如进程a 10m b 20m c 30m 但是内存只有25m 如果平均分配那三个任务无法同时运行,但是如果做到合理分配,每次都只是加载 a b c程序运行时。因此 内存管理 就是要能够在软件运行时,高效和快速的分配内存资源。
其次,既然内存分配如此如此的重要,那他一定是因为克服一些比较难以处理的困难把,或者说内存管理要考虑到哪些问题。
- 要做到进程地址空间隔离:也就是说各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应当是没有联系的,相互隔离,不能够访问到其他进程的地址空间。
- 利用局部性原理,只加载经常使用的内存:虽然一个进程可能内存需要占用10M但是经常使用的数据和代码可能只有1M 这样的话通过细分,也就是分页机制,就可以实现了。
- 解决程序运行时的重定位问题: 代码需要被编译 链接 装入内存执行,但是的话,每个进程模块编译出来的自己逻辑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而进程内的地址也都是相对于这个0地址的,所以就需要把逻辑地址转换为真正装入的物理地址才可以执行,这就是重定位,这个过程也就是需要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这么一个映射关系存在。
- 关于重定位解释的比较好的文章:https://blog.youkuaiyun.com/q_l_s/article/details/5258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