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IP协议的缺陷:
1、RIP使用跳数作为选路依据,本身并不是很合理,并且,可能出现环路。

2、RIP最大跳数为15,导致网络规模小
3、由于RIP本身存在30S一次的周期更新,更新包中将携带路由信息,所以整体看,RIP的资源占用量较大

4、RIP本身计时器时间较长,所以收敛速度较慢
二、OSPF协议:
1,OSPF以带宽作为选路依据,并且计算的路径不会出现环路,所以,OSPF胜于RIP。
2,OSPF的计时器时间短于RIP,所以,OSPF胜于RIP。
3,OSPF本身单个更新包中携带的数据量是远远大于RIP更新包的,但是,RIP存在周期更新,并且,OSPF在设计之初便存在很多减少更新量的手段,所以,综合来看,OSPF小胜于RIP。
三、OSPF的工作流程:
1、发现邻居
启动配置完成后,OSPF向本地所有运行协议的接口以组播224.0.0.5的形式发送hello包,hello包中携带自身的RID以及本地已知的邻居的RID。之后,将收集到的邻居关系记录在一张表上(邻居表)。

2、建立邻接关系
a、只有建立邻接关系的的邻居路由器才会交换链路状态信息,但不是跟所有的邻居都会建立邻接关系。
b、使用未携带数据的DBD包进行主从关系选举出DR和BD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