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less Communication学习笔记-路径损耗,阴影和多径效应

路径损耗,阴影和多径效应

无线信道不仅容易受到噪声,干扰以及其他信道的干扰,并且这些干扰随着用户的移动以及动态的环境的影响,也会随着时间改变,且不可预测。本章我们将描述三个基本的影响信号传输的现象:路径损耗,阴影和信号的反射、衍射以及折射。

路径损耗描述了信号接收功率是如何随着收发距离增加而降低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发送端的功耗以及传播信道。路径损耗模型是假设在相同给定的收发距离下,所有的路径损耗是一致的(同时假设路径损耗模型不包括阴影效应)。

阴影效应是由于收发双方之间存在障碍物,其吸收了传输信号而造成的衰减作用。当衰减较大时,信号会被阻塞。一般来说,不管接收机在哪里,造成阴影效应的障碍物,其数量与形状都是不确定的。因此由于阴影效应造成的衰减通常被当做为一个随机数。与路径损耗不同,阴影效应只与收发之间的障碍物有关,与两者距离是无关的。

空间传输的信号与收或发之间环境的物体进行相互作用,会产生反射、衍射和折射。由于信号与这些物体交互所产生的信号分量被称作为是多径分量。不同的多径分量,到达接收机时候,其时延和相位都不同。同相,会相长干涉,反向,会相消干涉。相长和相消的多径分量会到这接收到的信号有显著区别。

由于路径损耗而导致的接收信号功率差异,通常体现在长距离(100-1000 m),而由于阴影效应而导致的差异,通常只与障碍物的大小有关(室外10-100 m,室内更小)。因为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而导致接收信号差异都与长距离有关,因此这些差异通常被称为大尺度传输效应。由于多径分量相长/相消造成的接收功率差异一般发生在短距离时候,数量级约为信号波长,因此有时候被称为小尺度传输效应。

发射和接收信号模型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都是实值。为了便于分析,实际调制解调信号通常表示为复信号的实部。在载波 f c f_c fc处,传输信号模型如下:
s ( t ) = R e { u ( t ) e j 2 π f c t } s(t)=Re\{u(t)e^{j2\pi f_ct}\} s(t)=Re{u(t)ej2πfc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