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总线仅仅使用SCL、 SDA这两根信号线就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极大地简化了对硬件资源和PCB板布线空间的占用。 因此, I2C总线非常广泛地应用在EEPROM、 实时钟、 小型LCD等设备与CPU的接口中。
如果在裸机情况下直接操作I2C,其实很简单,只要正确把握IIC的操作时序就可以了。
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16777851/article/details/81024031
但是在linux系统中,I2C子系统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到很多linux内核相关的知识,理解起来十分费劲。
在Linux系统中, I2C驱动由3部分组成, 即I2C核心、 I2C总线驱动和I2C设备驱动。 这3部分相互协作, 形成了非常通用、 可适应性很强的I2C框架。
(一)I2C架构概述
我们都知道,I2C协议是主从式的,包括master(主设备)和slave(从设备),而Linux kernel的I2C framework只抽象了I2C master有关的功能,
Linux 的I2C体系架构分为3个组成部分:
(1)I2C核心:I2C核心提供了I2C总线驱动和总线设备注册,注销,通信方法。还提供了与适配器无关的代码以及探测代码等。
(2)I2C总线驱动:I2C总线驱动是对I2C硬件体系结构中适配器驱动的实现。I2C总线驱动主要包含I2C适配器数据结构i2c_adapter、 I2C适配器的Alg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