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的种类
Java中的锁大致分为:偏向锁,自旋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锁的使用方式为:先提供偏向锁,如果不满足时,升级为轻量级锁,再不满足,升级为重量级锁。自旋锁是一个过渡的锁状态,不是一种实际的锁类型。锁只能升级,不能降级。
偏向锁
是一种编译解释锁。如果代码中不可能出现多线程并发争抢同一个锁的时候,JVM编译代码,解释执行的时候,会自动的放弃同步信息。消除synchronized的同步代码结果。使用锁标记的形式记录锁状态。在Monitor中有变量ACC_SYNCHRONIZED。当变量值使用的时候,代表偏向锁锁定。可以避免锁的争抢和锁池状态的维护,提高效率。
轻量级锁
过渡锁。当偏向锁不满足时,也就是有多线程并发访问,锁定同一个对象的时候,先提升为轻量级锁。也是使用ACC_SYNCHRONIZED标记记录的。ACC_UNSTNCHRONIZED标记用于记录未获取到锁信息的线程。就是只有两个线程争抢锁标记的时候,优先使用轻量级锁。
两个线程也可能出现重量级锁。
自旋锁
是一个过渡锁,时偏向锁和轻量级锁的过渡。
当获取锁的过程中,未获取到。为了提高效率,JVM自动执行若干次空循环,再次申请锁,而不是进入阻塞状态的情况。称为自旋锁。自旋锁提高效率就是避免线程状态的变更。
锁(重量级锁)
synchronized关键字
锁资源 synchronized(Object) ,锁对象资源。
锁对象 synchronized(this) 和synchronized方法都是锁当前对象
同步方法--static
静态同步方法,锁的是当前类型的类对象。
锁可重入,同一个线程多次调用同步代码,锁定同一个锁对象,可重入。
volatile关键字
volatile的可见性,通知OS操作系统底层,在CPU计算过程中,都要检查内存中数据的有效性,保证最新的数据被使用。volatile只能保证可见性,不能保证原子性。不是加锁的问题,只是内存数据可见。
AtomicXxx
同步类型
原子操作类型,其中的每一个方法都是原子操作,可以保证线程安全。
锁对象变更问题: 同步代码一旦加锁后,那么会有一个临时的锁引用执行所对象,和真实的引用无直接关联。在锁未释放之前,修改锁对象引用,不会因影响同步代码的执行。
CountDownLatch:门闩
可以和锁混合使用,或者替代锁的功能。
在门栓未完全开访之前等待,当门栓完全开放后执行。
避免锁的效率低下问题.
1. 锁的底层实现
Java虚拟机中的同步(Synchronization)基于进入和退出管程(Monitor)对象实现。同步方法,并不是由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来实现,而是通过方法调用指令读取运行时常量池中方法的ACC_SYNCHRONIZED标志来隐式实现的。
对象内存简图
对象头:存储对象的hashcode、锁信息,分代年龄或者GC标志,类型指针指向对象的类元数据,JVM通过这个指针确定该对象是哪个类的实例等信息。
实例变量:存储类的属性数据信息,包括父类的属性信息。
填充数据: 由于虚拟机要求对象起始地址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填充数据不是必须的,仅仅是为了字节对齐。
当给对象加锁时,数据时记录在对象头中。当执行synchronized同步方法或者同步代码块时,会在对象头中记录锁标记,锁标记指向的时monitor对象(也称为管程或者监视器锁)的起始地址。每个对象都存在着一个monitor与之关联,对象与其monitor之间的关系又存在多种实现方式,如monitor可以与对象一起创建销毁,或者当线程试图获取对象锁时自动生成。但当一个monitor被某个线程持有后,它便处于锁定状态。
在Java虚拟机(HotSpot)中,monitor是由ObjecMonitor实现的。
ObjectMonitor中有两个队列,_waitSet和_EntryList,以及_Owner标记。其中_WaitSet是用于管理等待队列线程的,_EntryList是用于管理锁池组塞线程的,_Owner标记用于记录当前执行线程。
线程状态图:
当多线程并发访问同一个同步代码时,首先会进入_EntryLsit,当线程获取锁标记后,monitor中的_Owner记录此线程,并在monitor中的计数器执行递增计算(+1),代表锁定,其他线程在_EntryList中继续阻塞。若执行线程调用wait方法,则monitor中的计数器执行赋值为0计算,并将_Owner标记赋值为null,代表放弃锁,执行线程进入waitSet中阻塞。若执行线程调用notify/notifyAll方法,_WaitSet中的线程被唤醒,先就绪然后进入_EntryLIst中阻塞,等待获取锁标记。若执行线程的同步代码执行结束,同样会释放锁标记,monotor中的_Owner标记赋值为null,且计数器赋值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