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xdb 原理与应用

InfluxDB是一个高性能的时序型数据库,用于存储监控数据和物联网实时数据。它拥有类似SQL的查询语言,支持数据保存时间设置。InfluxDB的核心概念包括database、measurement、tag、field和time。存储引擎TSM Tree基于LSM Tree优化,由cache、wal、tsm file和compactor组成。数据查询通过元数据索引和TSM File索引进行优化。InfluxDB提供创建数据库、插入数据、查询数据等基本操作,并可与Grafana结合用于监控。Java API可用于数据交互,数据迁移涉及元数据和数据库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一、基本概念
influxDB是一个由InfluxData开发的开源时序型数据库。它由Go写成,着力于高性能地查询与存储时序型数据。InfluxDB被广泛应用于存储系统的监控数据,IoT行业的实时数据等场景。
influxDB提供了类似SQL的查询语言,并且可以设置数据保存时间,支持基于http的数据插入和查询,逻辑上由database(数据库),measurement(一个字符串表示该条记录对应的含义),tag(索引字段,按照字典序排序,比如类型或者渠道),field(字段,比如条数或者金额等字段)已经time(时间戳)组成;
influxDB除了这些基本的概念还包括point,series,shard这些概念;
1、point
influxDB中单条插入语句的数据结构,series+time可以用于区别一个point,point可以有多个filed name 和field value.
2、Series
Series 相当于influxDB中的一些数据集合,在同一个数据库中,retention policy、measurement、tag sets完全相同的数据同属于一个series,同一个series的数据在物理上会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存储在一起
series的key为measurement+ 所有的tags的序列化字符串
Go中定义的结构
type Series struct {
mu sync.RWMutex
Key string // series key
Tags map[string]string // tags
id uint64 // id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 measurement
}
3、Shard
Shard 与retention policy 相关联,通过它设置数据保留时间,当检测到一个share中数据过期后,只需要将这个share的资源释放,相关文件删除即可,每个存储策略下会存多个share,每个share存储一个指定时间段内的不重复数据,每个share都对应一个底层的tsm存储引擎,有独立的cache、wal、tsm file.

二、存储引擎 -TSM Tree
从LevelDB(LSM Tree)到BoltDB(mmap B+树),现在influxDB使用的是自己实现的TSM Tree的算法,类似LSM Tree,针对InfluxDB的使用做了特殊优化,TSM Tree 是 InfluxDB 根据实际需求在 LSM Tree 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优化而来。TSM 存储引擎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 cache、wal、tsm file、compactor。
1、cache
cache 相当于是 LSM Tree 中的 memtable,在内存中是一个简单的 map 结构,这里的 key 为 seriesKey + 分隔符 + filedName,目前代码中的分隔符为 #!~#,entry 相当于是一个按照时间排序的存放实际值的数组,具体结构如下:
type Cache struct {
commit sync.Mutex
mu sync.RWMutex
store map[string]*entry
size uint64 // 当前使用内存的大小
maxSize uint64 // 缓存最大值
// memtable 快照,用于写入 tsm 文件,只读
snapshot *Cache
snapshotSize uint64
snapshotting bool
snapshotAttempts int
stats *CacheStatistics
lastSnapshot time.Time
}
插入数据时,实际上是同时往 cache 与 wal 中写入数据,可以认为 cache 是 wal 文件中的数据在内存中的缓存。当 InfluxDB 启动时,会遍历所有的 wal 文件,重新构造 cache,这样即使系统出现故障,也不会导致数据的丢失。cache默认最大是25M,每当

### InfluxDB 的工作原理和架构 #### 1. 数据模型 InfluxDB 使用了一种特定的数据模型来支持高效的时序数据分析。它的核心组件包括 **测量 (Measurement)**、**标签 (Tags)** 和 **字段 (Fields)**。 - 测量类似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用于存储一组相关的数据点。 - 标签是键值对形式的元数据,通常用于快速过滤和分组操作。 - 字段则是具体的数值或字符串类型的度量值[^1]。 这种结构使得 InfluxDB 能够高效地处理带有时间戳的大规模数据集。 --- #### 2. 存储引擎 InfluxDB 的底层存储依赖于一种名为 TSM (Time Structured Merge Tree) 的专用存储引擎。TSM 是专门为时序数据设计的一种优化方案,主要特点如下: - 数据被划分为多个文件片段(称为 TSM 文件),这些文件按时间范围组织。 - 新写入的数据会先存放在内存中的 WAL (Write-Ahead Log),随后定期刷新到磁盘上的 TSM 文件中。 - 定期执行压缩和合并操作以减少磁盘占用并提高查询性能[^3]。 这一机制确保了高吞吐量的同时也兼顾了读取效率。 --- #### 3. 查询语言 InfluxDB 提供了自己的类 SQL 查询语言 Flux 或者早期版本使用的 InfluxQL。Flux 更加现代化且功能更加强大,允许用户轻松定义复杂的时间序列计算逻辑。例如: ```flux from(bucket: "example-bucket") |> range(start: -1h) |> filter(fn: (r) => r._measurement == "cpu_usage" and r.host == "server01") |> aggregateWindow(every: 1m, fn: mean) ```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从指定时间段内的 CPU 使用率数据中提取平均值[^5]。 --- #### 4. 高可用性分布式部署 为了满足企业级需求,InfluxDB 支持多节点集群模式下的水平扩展能力。具体来说: - 数据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之间,从而提升整体系统的容量上限。 - 副本机制保障即使部分节点失效也不会丢失重要信息。 - 另外还提供了诸如连续查询等功能,在后台自动维护聚合视图以便加速后续访问请求[^5]。 --- #### 5. 应用场景适配 得益于其独特的技术和设计理念,InfluxDB 广泛适用于各类需要频繁采集变化状态的应用场合,比如但不限于 IT 运维监控平台构建;工业自动化设备联网管理解决方案开发等等。 --- ### 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工程实践方面,InfluxDB 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力——凭借简洁明了的设计思路加上扎实可靠的工程技术支撑起整个产品的生命力所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