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简述
- Linux之父
- Linux发展背景
- Linux特性
- Linux简述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诞生于1991年10月5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时间)。Linux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
- Linux之父
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s Benedict Torvalds, 1969年~),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作业系统)内核之一。现受聘于开放源代码开发实验室(OSDL: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Inc),全力开发Linux内核。
- Linux发展背景
Linux 操作系统的诞生、发展和成长过程始终依赖着五个重要支柱:UNIX 操作系统、MINIX 操作系统、GNU计划、POSIX、标准和Internet 网络。
Unix
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按照操作系统的分类,属于分时操作系统,最早由KenThompson、Dennis Ritchie和Douglas McIlroy于1969年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目前它的商标权由国际开放标准组织所拥有,只有符合单一Unix规范的Unix系统才能使用Unix这个名称,否则只能称为类Unix(Unix-like)。Minix
Minix是一种基于微内核架构的类Unix计算机操作系统,由Andrew S.Tanenbaum发明。Minix最初发布于1987年,开放全部源代码给大学教学和研究工作。2000年重新改为BSD授权,成为自由和开放源码软件。因为AT&T的政策改变,在Version 7 Unix推出之后,发布新的使用条款,将Unix源代码私有化,在大学中不再能使用Unix源代码。教授为了能在课堂上教授学生操作系统运作的实务细节,决定在不使用任何AT&T的源代码前提下,自行开发与Unix兼容的操作系统,以避免版权上的争议。他以小型Unix(mini-Unix)之意,将它称为Minix。
Minix没有任何代码抄袭Unix,所以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继承关系,Minix作为当时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放到网上以后,短期之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大量的人进行下载学习。
由于Minix是教授一人所写,所以存在一些漏洞。这时候有使用者发现漏洞存在,想着去下载一些补丁或者自己写一些补丁来修补这些漏洞,修补之后发现效果不错,然后就建议教授利用这些补丁完善下Minix,结果呢,教授比较固执,意思是说:为了维持Minix的纯洁性,不需要任何外来代码。也就是说,根本不打算做商业发行,所以Minux保持了其最原始的风范。GNU
GNU是自由软件之父Richard Stallman在1984年组织开发的一个完全基于自由软件的软件体系,与此相应的有一分通用公共许可证(General Public License,简称GPL)。Linux以及与他有关的大量软件是在GPL的推动下开发和发布的。 自由软件之父 - Richard Stallman 像一个神态庄严的传教士一样喋喋不休地到处传播自由软件的福音,阐述他创立GNU的梦想:“自由的思想,而不是免费的午餐”。这位自由软件的“顶级神甫”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大半生的努力,他不但自己创作了许多自由软件,如:GCC、和GDB,在他的倡导下,目前人们熟悉的一些软件如BIND、Perl、Apache、TCP/IP等都成了自由软件的经典之作。如果说Richard Stallman创立并推动了自由软件的发展,那么,Linus Torvalds毫不犹豫奉献给GNU的Linux,则把自由软件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POSIX
POSIX表示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POSIX标准定义了操作系统应该为应用程序提供的接口标准,是IEEE为要在各种UNIX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而定义的一系列API标准的总称,其正式称呼为IEEE 1003,而国际标准名称为ISO/IEC 9945。
POSIX标准意在期望获得源代码级别的软件可移植性。换句话说,为一个POSIX兼容的操作系统编写的程序,应该可以在任何其它的POSIX操作系统(即使是来自另一个厂商)上编译执行。
POSIX 并不局限于 UNIX。许多其它的操作系统,例如 DEC OpenVMS 支持 POSIX 标准,尤其是 IEEE Std.
1003.1-1990(1995 年修订)或 POSIX.1,POSIX.1 提供了源代码级别的 C 语言应用编程接口(API)给操作系统的服务程序,例如读写文件。POSIX.1 已经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所接受,被命名为 ISO/IEC 9945-1:1990 标准。
在后来的几年内,由于计算机硬件工业的强力运作,以Intel主导的x86系统架构的个人计算机大行其道,所以个人计算机算是相当流行的一个机器了。但在此时,人们使用的大多还是DOS操作系统。此时,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有个叫Linus Torvalds的学生做了件不寻常的事情。当时他正好有一台386的计算机,由于并不喜欢自己电脑上的DOS系统,所以就想:既然Minix这么棒、这么稳定,那我何不将它移植到个人计算机 (好在由于Stallman提倡的Open Source理念,他得以接触到一些Source Code,而经由这样的一个想法,O(∩_∩)O~他就很有心的读取了Unix核心,并且去除较为繁复的核心程序,将它改写成可以适用于一般个人计算机的x86系统上面)。Linux
到了1991年,他终于将0.02版的原始码hobby放到网络上面供大家下载,由于hobby受到大家的肯定,相当多的朋友一起投入这个工作中。终于在1994年,将第一个完整的核心Version 1.0释出,并且造成目前的大流行。由于Linux kernel的发展是由虚拟团队所达成的,大家都是透过网络取得Linux的核心原始码,经由自己精心改造后再回传给Linux社群,进而一步一步的发展完成完整的Linux系统,至于Linus Torvalds是这个集团中的发起者。由于这个群策群力的缘故,Linus Torvalds将Linux定为同样造福大家的GNU授权模式!
Linux是Linus Torvalds受到Minix的影响而作成的。但在设计哲学上,Linux则和Minix大相迳庭。Minix在内核设计上采用微内核的原则,但Linux则和原始的Unix相同都采用宏内核的概念。在Linux发展之初,双方还于1992年在新闻组上有过一场精彩的理念争论。Minix的作者和支持者认为Linux的单内核构造是“向七十年代的大倒退”,而Linux的支持者认为Minix本身没有实用性。
主要特性
- 基本思想
1、一切都是文件。
2、每个软件都有确定的用途。 - 完全免费
- 完全兼容POSIX1.0标准
- 多用户、多任务
- 良好的界面
- 支持多种平台
- 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