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
半遮雨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tcp/ip模型及各层功能
TCP/IP模型:以无缝方式实现各种网络之间互连的网络体系结构。 TCP/IP模型共分四层,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和主机到网络层。 各层实现特定的功能,提供特定的服务和访问接口,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1) 主机到网络层(第一层) 这一层的功能是将数据从主机发送到网络上,相当于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2)转载 2017-04-18 11:31:28 · 4081 阅读 · 0 评论 -
以太网基础知识
自20世纪70年代局域网技术提出以来,各种局域网技术不断产生,其中有的技术发展壮大,而有的技术逐渐被淘汰。现阶段成熟的局域网技术有三种: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Token Ring)和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其中以太网技术逐步成为局域网技术的主流。 1 以太网历史简介以太网是在1972年开创的,Bob Metcalfe(被尊称为“以太网之父”)被Xe转载 2017-06-27 10:25:00 · 1166 阅读 · 0 评论 -
组播性能的测试
IETF在RFC2432和RFC3918中定义了组播性能测试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网络模型和流量模型,对性能指标进行取舍,并确定性能测试中的各项参数。本文以某用户的业务需求与组网为例,介绍组播性能的测试思路和方法。文/袁亚屏1 用户的业务需求A公司计划在公司内使用组播业务。如图1所示,A公司的组网是典型的“一总部,多分支”架构,各个分支和总部之间转载 2017-08-03 09:04:16 · 9848 阅读 · 0 评论 -
TR069智能分支管理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广域网上承载的业务种类和业务量在不断增大,规模也不断在扩大,大量的终端接入设备被广泛应用,需要对这些用户侧设备(CPE)进行有效的远程集中管理。广域网的分支设备一般位置比较分散,Telnet、SSH、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远程Web登录等传统的远程管理方式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如多厂商的设备命令行、SNMP不一致,设备地址经常变化,终端位于NAT网关之后,SNMP基于U转载 2017-08-03 10:22:06 · 1377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的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
网络可靠性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GB-6583的规定,产品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对于网络系统的可靠性,除了耐久性外,还有容错性和可维护性方面的内容。1、耐久性。是指设备运行的无故障性或寿命,专业名称叫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即平均无故障时间,它是描述整个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网络系统来说,M转载 2017-08-03 10:42:55 · 12174 阅读 · 0 评论 -
RFC,其实也就这么多了,不会再多了,基本协议是固定的
TCPIP网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文档网络协议对应的RFC文档FTPRFC 959TFTPRFC 1350TelnetRFC 854,RFC 855POP3RFC 1939SMTPRFC 821IGMPv2RFC 2236IPRFC 791转载 2017-07-27 15:47:52 · 1775 阅读 · 0 评论 -
iperf安装和实例使用
iperf安装现在Linux Ubuntu库中基本上都有自带的iperf,直接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iperf命令安装即可,也可以在以下网址去下载 :http://xiazai.zol.com.cn/detail/33/329375.shtml以下是安装过程:# tar -xvf iperf.tar.gz# cd iperf# .转载 2017-04-10 13:32:36 · 10459 阅读 · 0 评论 -
iperf 用法
如果要测量网络的带宽,iperf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UNIX系统中netperf比较有名,UDP的测量使用iperf更容易。Windows和Linux的各种操作系统都可以使用。下载NLANR / DAST:iperf - The TCP/UDP Bandwidth Measurement Tool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iperf用法下面是命令的用法。单播...转载 2018-07-02 15:46:52 · 24503 阅读 · 1 评论 -
互联网协议入门
互联网协议入门作者:阮一峰一、概述1.1 五层模型互联网的实现,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就像建筑物一样,每一层都靠下一层支持。用户接触到的,只是最上面的一层,根本没有感觉到下面的层。要理解互联网,必须从最下层开始,自下而上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如何分层有不同的模型,有的模型分七层,有的分四层。我觉得,把互联网分成五层,比较容易解释。如上图所示,最底下的一层...转载 2019-08-09 10:32:38 · 253 阅读 · 0 评论 -
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整理-百兆/千兆以太网
1) 物理层各子层功能Reconciliation Sublayer (RS): 协调子层。汇聚功能,使不同介质类型对MAC子层透明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 (MII): 介质无关接口。提供公共接口,屏蔽这些物理层的不同细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PCS): 物理编码子层。编码/解码Phys转载 2017-06-27 09:55:50 · 7542 阅读 · 0 评论 -
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整理-万兆以太网
在万兆以太网标准化过程中,IEEE和10GEA(万兆以太网联盟)是两个最重要的组织。万兆以太网标准和规范都比较繁多,在标准方面,首先有2002年的IEEE 802.3ae,后来也不断有新的万兆以太网规范推出,如2006年的IEEE 802.3an标准(10GBase-T)就推出了基于双绞铜线的万兆以太网规范,同样的IEEE 802.3aq标准推出了基于光纤的10GBase-LRM;2007年的转载 2017-06-27 09:51:11 · 7276 阅读 · 0 评论 -
OSI七层模型的作用
第七层:应用层 数据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程序“接口”。 第六层:表示层 数据 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数据加密。 第五层:会话层 数据 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如WINDOWS 第四层:传输层 段 实现网络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层的错误检测,流量控制等。 第三层:网络层 包 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转载 2017-04-18 11:02:57 · 1329 阅读 · 0 评论 -
一些网络方面的试题
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和______层。 【答案】: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资源转载 2017-04-18 11:42:38 · 3183 阅读 · 0 评论 -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及解封装过程
如图所示,在OSI参考模型中,当一台主机需要传送用户的数据(DATA)时,数据首先通过应用层的接口进入应用层。在应用层,用户的数据被加上应用层的报头(Application Header,AH),形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然后被递交到下一层-表示层。 表示层并不"关心"上层-应用层的数据格式而是把整个应用层递交的数据包看成是一个整转载 2017-05-02 15:11:09 · 9575 阅读 · 0 评论 -
细说OSI七层协议模型及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0SI/RM协议是由IS0(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它有三个基本的功能:提供给开发者转载 2017-05-02 15:12:11 · 34421 阅读 · 3 评论 -
泛洪和广播的简析
泛洪和广播的简析什么是泛洪与广播?有什么区别吗?一.泛洪的产生:MAC地址表显示了主机的MAC地址与以太网交换机端口映射关系,指出数据帧去往目的主机的方向。当以太网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将收到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与MAC地址表进行查找匹配。如果在MAC地址表中没有相应的匹配项,则向除接收端口外的所有端口广播该数据帧,有人将这种操作翻译为泛洪(Flooding,泛洪操作广转载 2017-06-20 18:56:07 · 4819 阅读 · 0 评论 -
IPoE
IPoE认证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基于上网用户的物理位置(通过唯一的VLAN ID/PVC ID标示)对用户进行认证和计费,用户上网时无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对于那些需要永远在线的用户,以及不愿意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特定用户是非常方便的 ,适合于在企业网,家庭简化硬件的配置工作。 IPoE系统包括基本的DHCP功能,同时扩展了网络中各个层面设备的能力。可以说IPoE不是简单的终端设备上支持DH转载 2017-06-20 19:23:22 · 3511 阅读 · 0 评论 -
前向纠错FEC纠错编码原理
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通过在传输码列中加入冗余纠错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解码可以自动纠正传输误码,降低接收信号的误码率(BER)。在WDM系统中,衡量FEC纠错能力的指标称为“FEC编码增益”,该增益越强表示纠错性能越强。开启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错误纠错)功能后可实现OLT 的下行纠错和ONU 的上行纠错,减小了误码率,增加了光信号传输距离。但转载 2017-07-12 18:07:06 · 20818 阅读 · 0 评论 -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原理及区别
二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转载 2017-07-13 14:57:26 · 752 阅读 · 0 评论 -
TCP协议三次握手连接四次握手断开和DOS攻击
TCP连接的状态图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以及关闭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贴一个telnet建立连接,断开连接的使用wireshark捕获的packet截图。1、建立连接协议(三次握手)(1)客户 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TCP报文到服务器。这是三次握手过程中的报文1。(2) 服务器端回应客户端的,这是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这个报文同时带ACK标志和S转载 2017-06-27 09:45:01 · 331 阅读 · 0 评论 -
802.1ag CFM/802.3ah EFM OAM/Y.1731 ETH OAM学习笔记
相关协议:1)IEEE 802.1ag 连通性故障管理(CFM: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2)IEEE 802.3ah 第一英里的以太网(EF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其中第57章的以太网OAM3)ITU-T Y.1731 以太网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转载 2017-06-27 09:46:17 · 1648 阅读 · 0 评论 -
linux下修改网卡MAC地址
前言一块网卡的mac地址在出厂时已经写入,有时候是写入可以擦写的eeprom中,但是要有相当的专业技术或专业的设备。对于一些绑定了mac地址,更换了设备后又不想更换mac的,就需要修改mac地址了。临时修改(重启失效):方法一:ifconfig eth0 downifconfig eth0 hw ether xx:xx:xx:xxifconfig eth0 up方法二:...原创 2019-08-29 17:27:02 · 540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