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贪婪,用半径算法找准人生定位

现在的时间是 2019年11月29日23:39:19

我会时常写博客, 直到一年后的2020年10月30日, 相信我不但能收获100多篇博客, 最重要的是能收获时间这个朋友带给我的未知的惊喜, 我确定会有惊喜, 但是不知会是什么

说说今天的主题 贪婪 吧

我最近又看到了, 以前年纪大的同事失业, 换工作去买保险, 越发的焦虑起来, 和看见同学挣得多的焦虑不同, 但根源是一样的, 总之嫌自己的钱少罢了

于是又开始了埋头写更多的日记, 想着看更多的书, 想着做更多的事,听更多的得到课程....

这篇下面观点来源于 得到 的老喻 人生算法课, 29 贪婪:用半径算法找准人生定位, (人脑子里有多少观点是自己的创造呢, 别人的观点觉得能帮到自己拿来就是了, 这也是避免重复造轮子)

对人生而言不光是贪钱, 或者我们用贪多这个词, 你想读更多的书是贪多, 你想见更多有趣的人是贪多, 你想尝试更多没做过得事是贪多.

人生有无限可能, 这本来很好, 但人生毕竟是有限的, 弱水三千我们都想要, 但能取的不过是一瓢饮而已.

物理学家玻儿说过一句话:"专家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 犯过所有可能犯的错误"

玻儿这句话的关键是, 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 假如领域太大,你探索的成本就会高出很多来, 所以, 你要想成为专家, 首先必须控制领域的大小.

半径算法

让我们在纸上画同心的三个圆

最里面的这个圆, 对应的是 "行动半径"

中间这个圆, 对应 "能力半径"

最外面这个圆, 对应 "认知半径"

在外面是未知世界

半径算法, 一句话概括就是, 扩大认知半径, 明确能力半径, 减小行动半径

第一, 认知半径要尽可能的宽, 因为视野狭窄,容易被世界所抛弃, 所以要积极拓展自己的认知半径

第二, 能力半径要尽可能的明确, 自己应该呆在能力半径之内, 别瞎折腾

   关于能力半径, 有两句话最让我难忘: 

      一句是, 如果能力没有边界, 就不是真正的能力,

      二句是,能力半径大小不重要, 关键是找到他, 知道它的大小,然后呆在里面

第三,行动半径要尽可能的小, 简单动作的大量重复的结果就是成功

与其假装很努力, 盲目的追逐所有的机会, 不如把时间资源花在那些必变的事物上.

所以我们要寻找并明确自己的能力半径, 并找到那个能随着时间会自动产生价值的行动半径

我们总是让自己忙起来, 更忙起来, 总是被事物的表象所牵扯, 却没有静下心来, 思考下本质是什么

静下心来, 正念思考,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