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尝试访问Windows共享之前,需要首先确认samba-client已经安装了。最简单的方式是命令行查询“rpm -qa | grep samba-client”,当然也可以使用“yum”工具查询, 如“yum info samba-client”或“yum list samba-client”之类的命令。
2、准备就绪,就可以尝试访问Windows共享文件夹了。先查看一下该用户共享权限下的共享情况:
命令:“smbclient -L //IP地址 -U 用户名”
其中不带“$”的那个,就是我们可以访问的共享文件夹了,其中“-U”是Windows系统的有效用户名。
挂载点创建之后,使用mount命令挂载共享文件夹:
命令:“mount -t cifs -o user=用户名称,password=共享密码,iocharset=utf8,codepage=cp936 //共享IP地址或NetBIOS名称/共享目录”
其中cifs使用Linux常用的网络文件类型,也可以使用smbfs,以系统可以识别为准,如Ubuntu常见命令就是“sudo mount -t smbfs -o user=用户名称,password=共享密码,iocharset=utf8,codepage=cp936 //共享IP地址或NetBIOS名称/共享目录”。“-o”表示挂载参数,常见的是需要提供共享的用户名和密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iocharset和codepage,这两个参数是用来解决系统之间的字符编码转换的,如果出现乱码的情况,是需要调整这两个参数的,针对简体中文,使用utf8和cp936一般都可以解决问题。挂载完成之后,就可以像使用本地文件目录一样访问Windows共享文件夹和文件了。
vmware-mount是vmware的一个工具,Windows和Linux都有。
linux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获取:
1、安装vmware-workstation客户端的linux版,安装完成将会哟vmware-mount工具。
2、下载vmware-workstation服务器端的压缩包,提取vmware-mount.pl文件。
查看vmdk硬盘的分区情况:
vmware-mount -p abc.vmdk
加载vmdk分区:
mkdir /tmp/abc_1
vmware-mount abc.vmdk 1 -o ro /tmp/abc_1
上面的1表示第1个分区,如果加载的是第2个分区,改成2。
卸载所有分区:
vmware-mount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