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代 JavaScript 框架正朝着同一方向迈进

还记得当初选框架就像加入某场“圣战”吗?React 派嘲讽 Angular “臃肿”,Vue 支持者自诩折中之选,JSX 是天才发明还是罪恶源头吵得难解难分。

如今,剧情反转:这些框架竟然风格越来越相似。

过去几年,我亲眼见证了它们的不断趋同。曾经各执一词的多种开发思路,如今相互借鉴之深,让人时常分不清自己到底在用哪个框架。


1. 状态管理的大迁徙:信号(Signals)

最大的“出轨证据”莫过于信号。

三年前若有人说 Angular 会拥抱 SolidJS 那套响应模型,我定会笑出声。但到了 2025 年,信号已经在多款主流框架里占据一席之地:

  • **Angular 16+**:内置细粒度信号响应

  • Svelte 5:底层用信号实现响应,但对开发者透明

  • SolidJS:信号之始祖

  • Preact:信号为首选状态管理

  • Qwik:从诞生之初即拥抱信号

  • Lit 3:Google 的 Web Component 框架,正式引入信号

就连 Vue 虽未明称“信号”,其底层原理亦与之异曲同工。React 目前仍是“例外”,但压力山大不言而喻。

为何信号称王?

它直击无谓重渲染的痛点。传统 React 模式是:状态改动就重跑整个组件树;信号则精确追踪数据依赖,只更新真正需要刷新的那一小部分。

// 旧模式(React)
function App() {
  const [count, setCount] = useState(0);
  return (
    <div>
      <p>{count}</p>
      <HeavyThing /> {/* 也会被一起重渲染 */}
      <button onClick={() => setCount(c => c + 1)}>+</button>
    </div>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大迁世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