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数据分析非得BI不可吗?

企业实施信息化应用后,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数据。这为各IT软件服务商在卖完应用软件后,提供了新的卖点,于是当前IT行业炒作的最热门的BI,应运而生。

许多企业的信息化主管在做了许多基础的信息化应用之后,紧接着自然要考虑如何帮助企业进行更有效的数据利用,在经过IT软件厂商各方面全方位的教育与吹风下,言必称BI。

BI的本意是商业智能,意思是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决策者提供智能化的商业决策,如此说来,它应该是包含一些专家库、智能库、一些专业的科学的研究算法,应该涉及概率学、统计学、统筹学等一系列相当专业化的数学理论,在浩瀚的经营数据中,它应该能帮助企业家找到了“止尿布和啤酒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此,我对BI的理解是,它本身应当是一项专业的IT应用技术,是一项具有相当综合性的高深的技术工具。要实现企业的经营数据分析,首先要以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策略为指导方向,针对所在行业的经营特点,设计信息分析思路和方案,然后再借助BI技术给予实现。

所以说,这里最关键的是信息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案的设计,比如,要明确分析的数据范围、数据对象;需要怎样的业务数据颗粒度;想从中分析发现出哪些信息,如,简单的有趋势、比率,复杂的有,关联度、匹配度、吻合度等等。

然而,纵观社会上已经实施BI应用的项目,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套套报表工具实际案例的诞生,最多的是加上一套漂亮的色彩斑斓的仪表盘装点门面。显然,BI的应用在各个IT厂商眼里它已经被简化成仅仅是帮助增加收入的一个幌子而已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觉得作为企业信息化决策人,不应该人云亦云,要以我为主,自主与吸收并举,冷静思考,不被IT厂家的商业概念炒作所左右。

我认为,企业的信息化经营数据应用应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基础应用层面,关键目标是解决企业日常作业的需求,一套合适的报表工具足矣;另一个是高级应用层面,这个才应该是BI应用。我的观点是,BI应用应该是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经营团队管理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是给予考虑与建设实施的合适时机。在这之前,企业应该先考虑做好和用好报表应用。

说到这个话题时,估计会有许多人禁不住嗤之以鼻:报表应用有啥好搞的。

诚然,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实施,必定会有相应的报表提供。传统的做法就是在实施某个应用系统时,由各个业务部门的管理者依据自己的作业需求,制定相关的报表。这些报表有的是帮助业务操作统计,有的是帮助经理的经营管理分析。这些报表并没有对业务数据做更多、更专业、更复杂的运算,基本上是简单常见的统计分析。

制定这些报表的出发点往往是基于本部门,是局部的、片面的,缺乏全局性的考虑。根据实践经验,当这样制定的报表多了,必然是一大堆凌乱的、缺乏全局规划的、缺乏有机关联的、缺乏层次性的报表,这些报表之间还可能存在重复重叠的、甚至是互相冲突相悖的、无法相互勾稽的报表信息。这样的报表不但不能帮助企业主管进行管理决策,甚至还可能给他们带来困惑。

因此,好的企业报表应用,应该是经过周密的全局规划设计、相互之间有机关联、可以相互勾稽、相互支撑,既能够全面统一的反应公司的经营状况,又体现了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思路的一个报表系统。这样的报表系统应该是站在企业战略层和管理层的高度、跨多个业务应用软件、跨数据库系统的一套应用管理报表。

建议实施步骤。

1、  取得公司高层的理解和认可并立项。这一步关键要向公司高层讲明实现的目标和意义,描绘未来实现后的场景。

2、  成立项目实施组,成员能包括各关键业务部门的骨干核心成员最好。成员中至少要有人能够理解公司高层战略和具备全局的企业运营思维。

3、  分别与公司高层和中层管理者沟通掌握当前报表应用状况。这一步关键是要做好报表应用需求分析,包括,已有的报表有哪些?缺乏的报表有哪些?分析各个报表的应用意图,搞清楚背后体现的管理思想。

4、  在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公司运营管理思路的指导下,对获得的当前报表进行系统性整合设计,产生出一套具有全局、有机、关联的报表系统。这一步骤非常关键,因为可能经过整合设计的报表与原来用户提出的报表需求有差异,这就要求与最终用户、主管进行沟通共识,尽量取得用户的理解与支持。

5、  开发设计、实现报表系统。这一步的设计关键是,建议尽量以数据仓库的设计手法来实现元数据的规划定义、主题归类、数据结构设计、数据抽取等。

6、  采用报表工具给予数据的分析和展示。这一步的报表工具,理应在第4、步之前就应该完成选型。

<think>好的,用户的问题是关于Android中try-catch块是否需要放在调用栈顶部,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和限制。我需要先理解调用栈的概念,然后分析try-catch在其中的作用。 首先,调用栈是程序执行时函数调用的层级结构,当异常发生时,系统会沿着调用栈向上查找最近的异常处理器,也就是try-catch块。用户可能认为必须将try-catch放在最外层才能捕获异常,但实际上并如此。每个函数都可以有自己的异常处理,只要在调用链中有对应的try-catch即可。比如,方法A调用方法B,如果B抛出异常,但A中有try-catch,那么异常会被A捕获,无需在更高层处理。 接下来需要考虑Android开发中的具体场景。例如,在UI线程中处理异常时,如果未捕获的异常会导致应用崩溃,所以关键位置的try-catch很重要。比如在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中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防止应用直接退出。另外,异步任务或线程中的异常需要特别注意,因为默认情况下它们不会传递给主线程的异常处理器,必须在内部处理。 用户可能还关心性能问题。try-catch本身在Java中的开销很小,但滥用可能导致代码结构混乱,尤其是在循环中频繁使用可能影响性能。需要建议用户仅在可能抛出异常的地方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捕获。 然后,结合提供的引用内容,虽然引用主要涉及TaskRecord、刘海屏适配和音频模式处理,但可能与异常处理的关系不大。不过可以注意引用3提到的状态恢复时需要准确获取状态,这可能涉及到异常处理后的状态管理,例如在捕获异常后如何恢复应用状态。 最后,总结回答时要明确说明try-catch的位置灵活性,强调作用范围是当前方法及调用的方法,同时提醒在Android中主线程异常处理的注意事项,以及异步任务中的正确用法。可能还需要提到自定义异常处理器作为补充方案,但指出其不能替代显式的try-catch。 现在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点,例如多层调用中的异常传播,或者不同线程中的处理差异,确保回答准确全面。</think>在 Android 开发中,**try-catch 不需要必须位于调用栈顶部**,其作用范围与 Java 语言特性一致,但需注意其使用场景和系统特性限制。 ### 一、调用栈位置规则 1. **异常捕获机制** try-catch 的作用范围取决于异常抛出的位置和调用层级。当异常发生时,系统会沿着调用栈**自下而上**寻找最近的匹配 catch 块,因此可以灵活分布在任意层级。例如: ```java void methodA() { try { methodB(); } catch (Exception e) { // 此处捕获 methodB 及其子调用抛出的异常 e.printStackTrace(); } } void methodB() { methodC(); // 若 methodC 抛出异常且未自行捕获,将由 methodA 捕获 } ``` 2. **Android 主线程的特殊性** 在 UI 线程中未捕获的异常会导致应用崩溃(触发 `UncaughtExceptionHandler`),因此关键代码(如 Activity 生命周期方法)建议主动添加 try-catch: ```java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try { initView(); // 可能抛出异常的操作 } catch (CustomException e) { showErrorDialog(); } } ``` ### 二、使用场景与限制 1. **适用场景** - **预期可控的异常**:如网络请求超时(`IOException`)、数据解析错误(`JSONException`) - **跨进程调用**:如 `RemoteException` 处理 Binder 通信异常 - **第三方库限制**:某些 API 强制要求捕获特定异常(如文件操作) 2. **限制与注意事项** - **性能影响**:频繁进入 catch 块可能降低性能(尤其在循环中),建议优先通过逻辑判断规避异常 - **异步线程异常**:子线程的未捕获异常不会传递到主线程,需单独处理: ```java new Thread(() -> { try { // 异步任务代码 } catch (Exception e) { runOnUiThread(() -> updateErrorUI()); } }).start(); ``` - **系统服务限制**:部分系统级异常(如 `DeadSystemException`)无法通过常规 try-catch 捕获[^1] ### 三、与系统组件的关联 当处理状态栏/刘海屏适配等系统交互时,需注意: - 涉及 `SystemProperties` 的调用可能抛出安全异常,需添加权限检查和 try-catch[^2] - 音频焦点恢复等场景中,异常处理需结合广播监听等机制保证状态准确性[^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