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目标
- 理解企业网络设计原则
- 理解企业网络用户需求分析
- 掌握局域网、广域网相关知识
- 认识网络设备及网络传输介质
- 掌握交换路由相关协议以及知识
- 掌握路由设计以及交换技术
- 通过学习网络协议通信原理之后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理解网络安全的威胁有哪些
协议:
交换协议:
- VLAN技术:虚拟局域网
- STP技术:生成树协议
- VRRP技术: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 SVI:交换机虚拟接口
路由协议:
- 静态路由配置
- OSPF协议
- RIP协议
- ACL访问控制
第一个图标:接入层交换机
第二个图标:汇聚层交换机
第三个图标:核心层交换机
每一个交换都有它的功能和作业
第四个图标:无线
第五个图标:路由器
第六个图标:防火墙
2.什么是网络?
简单点说:就是两台设备相互连通就能称为网络。
我们构建网络的目的:就是为了相互之间能够通信,而通信的目的就是为了传达信息。
(信息传达和信息接收的安全性。)
-
网络:被称为计算机网络,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
节点:这里的节点就是一个个的机房以及机房里面的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PC…)
-
链路:就是有线和无线,有线:网络、光纤、电缆等等…
网络的应用
基于网络的应用有哪些?
网上冲浪,办公自动化,在线交易,远程教育,社交娱乐,资源共享
网络的作用:就是实现信息数据的交互
因此企业网络是企业支撑的一个平台,是企业的信息中枢。
网络的生命周期?
网络的目标是为我们的企业目标和企业业务支撑去做的。
第一步:规划
组织策略:考虑公司的组织架构,就是公司有哪些部门。
业务策略:就是公司当前的业务以及公司未来需要发展的业务。
财务决策:公司的财务情况,能拿多少钱出来,预算是多少。
概要设计的网络方案。
第二步:设计:
需求分析:就是根据组织策略,来考虑不同部门的网络配置情况。
项目计划:考虑项目进度(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成本多少、质量达到什么标准。
设备选购:需要购买哪些设备。CPU 内存,吞吐量够不够,支持哪些协议,带机数量
不同的接入,他们的流量是不一样的。
详细设计的网络方案
满足企业用户现阶段技术和业务上的需求。
第三步:实施:
新建网络:根据详细设计方案,直接进行落实。
主要点:验证/测试整个网络是否满足企业在业务和技术上需求。
对现有网络的改造:割接
第四步:运营:
保障企业网络业务能够持续、健康的运作。
主要是对设备/系统运行进行主动监控。
CPU 内存 带宽 链路带宽比例。
这些指标达到一定的预警范围,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处理(80-85%)。
考虑是否进行扩容,
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
第五步:提升:
主要是围绕规划中的组织策略来的,针对的是企业网络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
- 可靠性:
要求网络在发生一定的故障时,仍然能够保证承载的业务不中断
- 可扩展性:
要求网络能够支持不断增加的业务量。
- 可运营性:
分级保障业务
- 可管理性:
要求网络提供标准的管理手段,便于监控和维护
- 成本问题:
综合考虑,选择性价比高的网络设计方案。
企业网络设计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对于小型企业来说,一般参照到IP连通这个步骤。
大型企业基本上就可以参照这个流程来。
网络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层次化的设计方法 —要求掌握、理解
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和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 —了解
自上而下:从应用层入手考虑,因为网络最终是要支持上层应用的。
基于不同目标来的:
- 模块化设计:
将一个企业网络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
黄色的这个模块:一般指企业总部各局域网的总和,属于三层网络结构,有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
-
接入层:就是单纯的接入各种终端的设备
-
汇聚层:将接入层的流量汇聚到汇聚层,在汇聚做策略和控制功能。
-
核心层:主要是进行高速的数据转发
安全等级的排列顺序:
管理中心>数据中心>分支机构>DMZ>出差人员
DMZ:
官方称呼:非军事化区;互联网服务区或互联网隔离区。
一般称为:互联网服务区或者互联网隔离区
说白了就是对外提供服务的
模块化网络设计的好处:
1.每一个模块相对独立,可以单独构建我这个模块里面需要的一些结构,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2.便于扩容
3.便于管理,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安全策略
安全域和边界。
网络架构:常用的
- 三层网络架构:
使用场景–通常用于大型网络的构建,需要通过IP路由实现跨网段的通讯。
- 二层网络架构:
接入交换机
汇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
二层网络架构,它的组网能力是非常有线的,一般用于中小型局域网
层次化设计的优点:
1.节约成本
2.容易理解
3.有利于模块化
4.有利于故障隔离
用户需求:企业需求,这里用户指的就是企业
IT应用:实际上就是将我们的业务需求转换成我们的技术需求。—架构师和售前做的。
如何分析用户需求:
1.识别网络现状
A、通过查看现有网络的文档方式去识别
B、通过咨询当事人的方式去识别网络现状
C、可以通过网络监听。
D、通过流量分析的方式识别网络
- 定义组织目标:
常见的组织目标:
1、提升客户满意度
2、增加服务项目
3、增强竞争力
4、削减开支
- 组织限制:
政策、预算、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时间安排…客观存在的因素。
- 定义技术目标:
要实现哪些技术,必须得定下来。
- 定义技术限制:
设备能不能支撑我业务得扩展,能不能支撑我要调整得策略。
网络拓扑设计的原则:
模块化,层次化,可靠性,安全性,高性能,性价比
1.模块化设计原则
根据它所承载的功能区域来划分不同的模块
2.层次化设计原则:
区分差异:
常见的网络拓扑:
- 星型拓扑:没有冗余,各个链路都是单点(上下级企业互连)
- 双星型拓扑:带冗余,保证了某些维度在设备和链路的冗余(上下级企业互联)
- 网状拓扑:所有参与数据传输的设备都进行全连接(同级企业互连)
- 总线型网状拓扑: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节点的故障会殃及系统,是局域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
- 环形拓扑:环形拓扑结构各结点通过通信线路组成闭合回路,环中数据只能单向传输,信息在每台设备上的延时时间是固定的
- 树型拓扑结构:连结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