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物学

《病理生理学》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人体血浆的酸碱度在范围很窄的弱碱性环境内变动,用动脉血PH表示是7.35~7.45,这种自动调节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比例,以维持体液PH值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一、酸碱的概念以及酸碱物质的来源

1、碳酸是体内唯一的挥发酸。二氧化碳在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内经碳酸酐酶CA的催化与水结合生成碳酸。机体产生的固定酸主要包括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等。因此,体内固定酸的生成量与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成正比。
2、成人每日由固定酸释放出的氢离子仅为50~
100mmol。
3、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自食物,特别是蔬菜、瓜果中所含的有机酸盐。人体碱的生成量与酸相比则少得多。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1、机体对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体液的缓冲、肺及组织细胞和肾的调节来维持。
血液缓冲系统包括血浆缓冲系统和红细胞缓冲系统,都是由乳酸及其相对应的弱酸盐组成,主要有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五种。
2、磷酸盐缓冲系统存在于细胞内外液中,主要在细胞内液及肾小管中发挥缓冲作用,含量占全血缓冲系统的5%左右。
3、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含量约占全血缓冲系统的35%,主要在缓冲挥发酸中发挥作用。
4、血液中氢离子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血液PH的变动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小,而血液中二氧化碳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使化学感受器周围氢离子浓度升高,从而使呼吸中枢兴奋,由于脑脊液中碳酸酐酶较少,所以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有一定的延迟。当碳酸Pa增加超过80mmHg以上时,呼吸中枢反而受到抑制,产生二氧化碳麻醉。
5、细胞的缓冲作用主要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红细胞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阴离子交换体对急性呼吸性酸碱紊乱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6、肾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主要有:近曲小管泌氢离子和对碳酸氢钠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及集合管泌氢离子和对碳酸氢钠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又称泌氢细胞、铵根离子的排出;酸中毒越严重,尿排铵根离子量越多。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是产铵根离子的主要场所,主要由谷氨酰胺酶产生。氨气是脂溶性分子,可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进入小管腔,也可通过基侧膜进入细胞间隙。
血液缓冲系统是机体维持酸碱稳态的第一道防线。

三、酸碱平衡紊乱常用指标

1、PH和氢离子浓度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4、缓冲碱5、碱剩余6、阴离子间隙
PH降低称为酸中毒 PH升高称为碱中毒。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