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数据流图(DFD)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流图(DFD)的概念及其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应用。内容包括数据流图的基本构成元素、分层结构及绘制原则,并提供了提高数据流图易读性的建议。

1、数据流图的定义

   数据流图(DFD)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

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

在结构化开发方法中,数据流图是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结果。 ----百度百科

2、数据流图的使用方法

 数据流图采用分层的形式来描述系统数据流向,每一层次都代表了系统数据流向

的一个抽象水平,层次越高,数据流向越抽象。高层次的DFD图中处理可以进一

步分解为低层次、更详细的DFD图。

2.1数据流图表示法(Gane-Sarson模型)

2.2数据流图表示法中各图形的定义

数据源点和数据汇点:指系统以外又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

用来表达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向。

数据流: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箭头表示数据流向。

加工或处理:指对数据进行处理加工,使数据变换。

数据存储:表示某种独居保存后的逻辑统称,一般为表结构。

2.3数据流图的分层结构

2.4数据流图实例

顶层数据流图

第一层数据流图

第二层数据流图-1

第二层数据流图-2

第二层数据流图-3

第二层数据流图-4

3、注意事项

3.1层次的划分遵守原则

(1)同一张图上所有处理过程应该处于同一个抽象层次上。
(2)一个处理经过展开,一般以分解为4~10个处理为宜。

3.2正确性检查

(1)数据守恒,或称为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匹配
①处理有输入就应该有输出
②处理有输出就肯定有输入
③输入的数据应该全部流出该处理或者要用于产生流出该处理的数据(排除无用数据)
④输出的所有数据必须曾经流入过该处理或者是由流入该处理的数据加工产生(保证必要数据)
(2)在一套数据流图中的任何一个数据存储,必定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
(3)父图中的某一处理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出现在相应的子图中。

3.3提高易读性

(1)简化处理间的关系(利用数据存储)
例:
设P1,P2为处理,D1为数据存储
P1->P2可以改变为:P1->D1 D1->P2
(2)均匀分解
(3)适当的命名

3.4确定系统边界

(1)排除纯手工活动
(2)排除其他外部系统的活动
(3)和系统外的外部源点之间的接口通过数据流来实现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