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seInt() ,valueOf()

本文详细解释了parseInt与valueOf、parseDouble与valueOf在处理字符串转数值时的不同之处,包括它们接受的参数类型、返回的数据类型及其应用实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区别就是接受的参数不同,返回更不同,
1、parseInt是把String转换成int,注意是基本类型,valueOf()还可以接受int类型参数,返回的封装类Integer!
关于过时的问题,直接用DateFormat类的相应方法parse完成!比如:
int pi = Integer.parseInt("3.14");
int r = Integer.valueOf("2.0").intValue();

2、parseDouble是把String转换成double,注意是基本类型,valueOf()还可以接受double类型参数,返回的封装类Double!

double pi = Double.parseDouble("3.14");
double r = Double.valueOf("2.0").doubleValue();

Double.valueOf() 返回一个 double的对象
Double.parse()返回一个double值


parseDouble(String s)
Returns a new double initialized to the value represented by the specified String, as performed by the valueOf method of class Double.


valueOf(String s)
Returns a Double object holding the double value represented by the argument string s.

所以一个返回的是double类型数据,一个返回的是Double类型的对象!!
<think>我们正在讨论Java中Integer.valueOf和Integer.parseInt的区别。根据引用[1][2][3][4]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1. **返回值类型不同**: - `Integer.parseInt(String s)` 返回的是基本数据类型 `int`。 - `Integer.valueOf(String s)` 返回的是包装类 `Integer`。 2. **方法重载**: - `parseInt` 有重载方法,可以指定进制(radix),例如:`parseInt(String s, int radix)`。 - `valueOf` 也有重载方法,同样可以指定进制,但它的内部实际上是调用了 `parseInt` 方法(引用[3])。 3. **缓存机制**: - `valueOf` 方法在转换字符串时,内部调用了 `parseInt` 得到int值,然后调用 `valueOf(int i)` 方法。而 `valueOf(int i)` 方法会使用缓存(对于-128到127之间的整数,返回缓存的对象,否则新建对象)。引用[3]中展示了源码:`i >= -128 && i <= Integer.IntegerCache.high ? Integer.IntegerCache.cache[i + 128] : new Integer(i)`。 - `parseInt` 没有缓存,因为它返回的是基本类型。 4. **使用场景**: - 如果需要基本类型,使用 `parseInt` 效率更高(避免自动装箱)。 - 如果需要包装类型,使用 `valueOf` 可以利用缓存,减少内存占用(对于小整数)。 5. **异常**: - 两者在转换字符串时,如果字符串无法解析为整数,都会抛出 `NumberFormatException`。 下面我们通过代码示例来说明: ```java public class IntegerPars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numberStr = "123"; // 使用parseInt返回基本类型int int primitiveInt = Integer.parseInt(numberStr); System.out.println(primitiveInt); // 输出: 123 // 使用valueOf返回Integer对象 Integer integerObj = Integer.valueOf(numberStr); System.out.println(integerObj); // 输出: 123 // 比较valueOf的缓存效果 Integer a = Integer.valueOf(127); Integer b = Integer.valueOf(127); System.out.println(a == b); // 输出: true (因为127在缓存范围内) Integer c = Integer.valueOf(128); Integer d = Integer.valueOf(128); System.out.println(c == d); // 输出: false (128不在缓存范围内,所以是不同对象) } } ``` 注意:在比较两个`Integer`对象时,使用`==`比较的是对象引用,而不是值。因此,对于超出缓存范围的值,即使数值相同,`==`也会返回false。所以,比较包装类对象时,应该使用`equals()`方法。 总结: | 特性 | `parseInt` | `valueOf` | |------------------|--------------------|-------------------------| | 返回值类型 | `int` (基本类型) | `Integer` (包装类) | | 缓存机制 | 无 | 有(-128至127) | | 性能(基本类型) | 更高效(直接返回) | 需要装箱 | | 性能(包装类) | 需手动装箱 | 可直接返回(利用缓存) | 因此,根据需求选择: - 需要基本类型:使用`parseInt` - 需要包装类型:使用`valueOf` ### 相关问题 1. **Java中自动装箱和拆箱是如何工作的?** 2. **为什么Java设计缓存整数对象?有什么优缺点?** 3. **如何扩展Integer缓存的范围?** 4. **在比较两个Integer对象时,应该注意什么?** 5. **除了Integer,其他包装类(如Long、Short)也有类似的缓存机制吗?**</think>### Java 中 `Integer.valueOf()` 与 `parseInt()` 的区别详解 #### 1. **返回值类型不同**(核心区别) - **`parseInt()`**:返回**基本数据类型 `int`** ```java int num = Integer.parseInt("123"); // 返回 int 类型 ``` - **`valueOf()`**:返回**包装类 `Integer`** ```java Integer numObj = Integer.valueOf("123"); // 返回 Integer 对象 ``` #### 2. **内部实现机制** - **`parseInt()`**: 直接解析字符串返回原始 `int` 值,无额外对象创建。 ```java // 源码示例 public static int parseInt(String s) { return parseInt(s, 10); // 默认十进制 } ``` - **`valueOf()`**: 1. 先调用 `parseInt()` 获取 `int` 值 2. 通过**缓存机制**返回 `Integer` 对象(-128~127 范围复用对象) ```java // 源码关键逻辑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String s) { return Integer.valueOf(parseInt(s, 10)); // 先parseInt再装箱 }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 -128 && i <= 127)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128]; // 缓存对象 return new Integer(i); // 新建对象 } ``` #### 3. **性能差异** | 场景 | `parseInt()` | `valueOf()` | |---------------------|--------------------|---------------------| | 小整数(-128~127) | 直接返回原始值 | 返回缓存对象(快) | | 大整数 | 直接返回原始值 | 创建新对象(较慢) | | 自动装箱场景 | 需额外装箱操作 | 直接返回对象 | #### 4. **使用场景建议** - **优先 `parseInt()`**: 需要原始 `int` 值时(如数学运算),避免不必要的对象创建: ```java int sum = Integer.parseInt("100") + 50; // 直接计算 ``` - **优先 `valueOf()`**: 需要对象操作时(如集合存储、空值处理): ```java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Integer.valueOf("200")); // 集合需要对象 ``` #### 5. **异常处理** 两者在无效输入时均抛出 `NumberFormatException`: ```java try { int x = Integer.parseInt("12a"); // 抛出异常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无效数字格式"); } ``` #### 6. **进制转换支持** 两者都支持指定进制(2~36): ```java int binary = Integer.parseInt("1010", 2); // 返回 10 (二进制) Integer hex = Integer.valueOf("FF", 16); // 返回 255 (十六进制) ``` ### 关键总结 | 特性 | `parseInt()` | `valueOf()` | |--------------|-------------------|----------------------| | **返回值** | `int`(基本类型) | `Integer`(包装类) | | **缓存机制** | 无 | 有(-128~127) | | **内存占用** | 低(无对象) | 可能高(新建对象) | | **典型场景** | 数值计算 | 对象操作/集合存储 | > 实际开发中,现代 Java 的**自动装箱(Autoboxing)** 会模糊两者界限,但理解底层机制对性能优化至关重要[^1][^2][^4]。 --- ### 相关问题 1. **Java 的自动装箱机制如何影响 `valueOf()` 和 `parseInt()` 的选择?** 2. **为什么 `Integer.valueOf(127) == Integer.valueOf(127)` 返回 `true`,而 `128` 却返回 `false`?** 3. **如何处理带符号的二进制字符串转换(如 `"11111111"` 转 `byte` 时值为 `-1`)?** 4. **`Long.parseLong()` 和 `Long.valueOf()` 是否有相同的区别?其他包装类呢?** 5. **在 Android 开发中,这两个方法的选择是否有特殊注意事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