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项目时,为了维护一些经常需要变更的数据,比如数据库的连接信息、请求的url、测试数据等,需要将这些数据写入配置文件,将数据和代码分离,只需要修改配置文件的参数,就可以快速完成环境的切换或者测试数据的更新,常用的配置文件格式有ini、json、yaml等,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下,Python如何读写这几种格式的文件。
ini格式
ini 即 Initialize ,是Windows中常用的配置文件格式,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节(Section)、键(key)和值(value)组成。每个独立部分称之为section,每个section内,都是key(option)=value形成的键值对。

在Python3中,使用自带的 configparser 库(配置文件解析器)来解析类似于ini这种格式的文件,比如config、conf。
ini读取删除操作
import configparser
#使用前,需要创建一个实例
config = 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 读取并打开文件
config.read('test2.ini',encoding='utf-8')
# 获取sections
print(config.sections())
#['db', 'data']
# 获取某section下的所有options
print(config.options('db'))
#['user', 'pwd', 'host', 'database', 'port']
# 获取某section下指定options
print(config.get('db', 'user'))
# root
# 获取section中所有的键值对
print(config.items('data'))
# [('admin_user', 'tong'), ('admin_pwd', '123456')]
#删除整个sect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处理配置文件的三种常见格式:ini、json和yaml。通过ini的configparser库,json的内置json模块,以及yaml的pyyaml库,详细阐述了读写操作,并提供了相关示例。这些格式常用于存储和交换数据,方便代码与配置分离。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19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