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结构存储系统,支持多种数据类型。以下是 Redis 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在 Redis 中,数据以字节(bytes)形式存储和传输,因此 Python 客户端返回的也是字节类型。这是因为 Redis 是二进制安全的,支持存储任意二进制数据(如图片、序列化对象等),而不仅仅是字符串。
需要手动解码
-
二进制安全:Redis 不关心存储的数据类型,所有值都以字节形式保存。因此,Python 客户端无法自动判断数据是否应该被解码为字符串。
-
编码不确定性:不同的应用可能使用不同的字符编码(如 UTF-8、GBK 等),Redis 不会记录编码信息,需要客户端自行处理。
-
自动解码
-
字节返回:Redis 客户端默认返回字节类型以保证数据完整性。
-
手动解码:通过
bytes.decode('utf-8')
将字节转换为字符串。 -
自动解码:通过
decode_responses=True
参数让客户端自动处理解码
Redis 底层存储字节数据(bytes
),但是:
当你用 redis_async_client.lrange(...)
等方法时,如果客户端设置了 decode_responses=True
,就会自动把返回的 bytes
解码成 str
。
这就是代码里能直接 json.loads(item)
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