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机器学习的融合: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过去几十年里,电子设备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这得益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成本不断降低。如今,电子设备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闹钟到汽车导航系统,再到电子阅读器。这种设备的普及催生了物联网(IoT)等技术范式。
1. 物联网范式
物联网提供了一个涵盖广泛设备和服务的计算框架,具有多样化的传感、计算和通信功能。通常可以将物联网分为三层:云、雾和边缘,每层都有不同的设备。
在传统的物联网范式中,配备传感器的边缘设备(如无人机、智能手表等)收集环境和用户产生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后将数据发送到云端进行处理。这种集中式的云计算方法促进了算法的创新,但也带来了隐私、延迟和带宽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两种互补的方法:雾计算和边缘计算。雾计算通过本地服务器连接边缘设备,可进行本地处理并将任务委托给云端;边缘计算则使设备能够自主执行所有处理任务,也可选择将部分任务部署到云端。
在物联网的边缘层,尤其是极端边缘,设备通常由电池供电,具有有限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且往往是特定应用的。然而,一些应用对低延迟、高带宽和设备位置移动性有要求,这促使计算和存储在设备上进行,即极端边缘计算。
这些应用包括:
- 低延迟应用 :如自动驾驶车辆、移动游戏、弱势群体活动跟踪、远程健康监测和工业控制系统等,需要实时响应。
- 高带宽应用 :如监控和公共安全应用,依赖高带宽视频流,将数据发送到远程位置会导致能源效率低下、延迟增加和可信度降低。
- 设备位置和移动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