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开发中的重构:基于模型转换的方法
在软件开发中,语言重构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开发者优化代码结构、提高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模型转换的方法,用于解决语言开发中相互依赖工件的重构问题。
传统命令式方法
传统的命令式方法通常用于实现通用编程语言(如 Java)的重构。这种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 创建程序数据库 :创建一个程序数据库(如 AST),用于存储声明和引用的信息。该数据库需要提供一个搜索接口,以便查询引用特定方法的程序元素。
2. 进行结构分析 :使用程序数据库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具体重构的影响范围。这包括识别所有受影响的编译单元和程序元素,并检查重构特定的前置条件。
3. 执行更改 :根据重构要求对确定的影响范围内的元素进行更改。
然而,传统的命令式方法难以扩展到软件语言(如 DSL)的重构。这是因为 DSL 开发涉及多种类型的工件,而现有的重构能力通常只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工件(如 Ecore 模型的重构)。此外,不同类型的工件之间存在显式和隐式的关系,这增加了重构的复杂性。
软件语言的重构
软件语言(如 DSL)的重构面临两个特定问题:
1. 缺乏通用数据库 :没有一个通用的程序数据库可以包含 DSL 开发中涉及的所有类型的工件元素。
2. 复杂的关系 :不同类型的工件之间存在显式和隐式的关系。例如,代码生成规则不仅与它直接引用的元类相关,还与它的超类和特征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