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 InnoDB 缓冲池(buffer pool) 工作原理,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InnoDB的缓冲池用于缓存磁盘页以提高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缓冲池的用途、内部组成,包括free链表和flush链表,以及缓存淘汰机制,特别是针对预读失效和缓冲池污染的优化策略,如LRU算法的改进和相关系统变量的调整。

缓冲池的用处

对于使用 InnoDB 作为存储引擎的表来说,不管是用于存储用户数据的索引,还是各种系统数据,都是以页的形式存放在表空间中的,而所谓的表空间只是 InnoDB 对文件系统上一个或几个实际文件的抽象,也就实际数据说到底还是存储在磁盘上的。

磁盘的速度很慢,怎么能配得上“快如闪电”的CPU 呢?

InnoDB 存储引擎在处理客户端的请求时,当需要访问某个页的数据时,就会把完整的页的数据全部加载到内存中。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只需要访问一个页的一条记录,那也需要先把整个页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

缓冲池内部组成

缓冲池中默认的缓存页大小和在磁盘上默认的页大小是一样的,一般是16KB。

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在缓冲池中的缓存页,InnoDB为每一个缓存页都创建了一些所谓的控制信息。

这些控制信息包括该页所属的表空间编号、页号、缓存页在缓冲池中的地址、链表节点信息、一些锁信息。

读懂 InnoDB 缓冲池(buffer pool) 工作原理,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缓冲池的一些参数: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free 链表当最初启动MySQL服务器的时候,此时并没有真实的磁盘页被缓存到缓冲池中,之后随着程序的运行,会不断的有磁盘上的页被缓存到缓冲池中。

从磁盘上读取一个页到缓冲池中的时候该放到哪个缓存页的位置呢?

思路:区分缓冲池中哪些缓存页是空闲的,哪些已经被使用了。

把所有空闲的缓存页对应的控制块作为节点放到一个链表中,这个链表叫作 free 链表。

flush 链表

如果我们修改了缓冲池中某个缓存页的数据,那它就和磁盘上的页不一致了,这样的缓存页也被称为脏页(dirty page)。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每发生一次修改就立即同步到磁盘上对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