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载自 https://blog.youkuaiyun.com/AAA821/article/details/83069954
Redis的主从复制是为了读写分离,进一步提高Redis的性能
redis怎么进行主从复制呢?redis复制主要是通过master server持久化的rdb文件实现的。master server 先dump出内存快照文件,然后将rdb文件传给slave server,slave server 根据rdb文件重建内存表。redis复制过程如下:
1、slave server启动连接到master server之后,salve server主动发送SYNC命令给master server。
2、master server接受SYNC命令之后,判断,是否有正在进行内存快照的子进程,如果有,则等待其结束,否则,fork一个子进程,子进程把内存数据保存为文件,并发送给slave server。
3、master server子进程进程做数据快照时,父进程可以继续接收client端请求写数据,此时,父进程把新写入的数据放到待发送缓存队列中。
4、slave server 接收内存快照文件之后,清空内存数据,根据接收的快照文件,重建内存表数据结构。
5、master server把快照文件发送完毕之后,发送缓存队列中保存的子进程快照期间改变的数据给slave server,slave server做相同处理,保存数据一致性。
6、master server 后续接收的数据,都会通过步骤1建立的连接,把数据发送到slave server
需要注意:slave server如果因为网络或其他原因断与master server的连接,当slave server重新连接时,需要重新获取master server的内存快照文件,slave server的数据会自动全部清空,然后再重新建立内存表,这样会让slave server 启动恢复服务比较慢,同时也给master server带来较大压力,可以看出redis的复制没有增量复制的概念,这是redis主从复制的一个主要弊端,在实际环境中,尽量规避中途增加从库
它这个架构思路我觉得也可以做为我们项目的架构思路,在遇到同步数据需求时的思路